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26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閉戶斲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轍耳!」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朱熹《四書或問.卷五.中庸或問》、《景德傳燈錄.卷一三.州鹿苑和尚》。 (2) 遮那:毗盧遮那之略稱,為釋迦牟尼佛的三身之一。 (3) 文殊:即文殊師利,佛教菩薩名,由梵語音譯而來。為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象徵佛陀智慧的菩薩,和觀音、地藏、普賢並稱四大菩薩。 (4) 《華嚴》:《華嚴經》,全稱為《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由一些小部經,逐漸發展成的大部經典。是華嚴宗和法相宗據以立宗的經典之一。 (5) 普賢: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為釋迦牟尼佛的右脅侍,象徵佛陀行德的菩薩。其塑像多騎白象,與左脅侍文殊騎獅子相對。 (6) 此旦:此時。 (7) 一佛...
未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尚未開啟或開展,亦指雲霧未散。如:「廳門未開」、「心智未開」。南朝齊.丘遲〈旦發魚浦〉:「漁霧未開,赤亭風已颺。」南朝齊.謝朓〈觀朝雨〉詩:「平明振衣坐,重門猶未開。」
不暇應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應接不暇」。見「應接不暇」條。01.清.錢泳《履園叢話.卷二○.園林.長春園》:「赭山當牖,水瀠洄,塔影鐘聲,不暇應接,絕似西湖勝&9a5c.jpg;。」 
剷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剷除、割除。唐.柳宗元〈鈷鉧西小邱記〉:「即更取器用,剷刈穢草,伐去惡木,烈火而焚之。」
鐵人三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九七四年美國發展出這項運動以來,台灣的報章雜誌也有一些相關的報導,直到一九九一年,統一企業在花蓮鯉魚舉辦的一次標準距離的比賽,台灣才正式步入鐵人三項的歷史,之後,這個比賽也成為亞洲巡迴賽之一,而中華台北鐵人三項協會也因此產生,加入了國際鐵人三項協會(ITU),並舉辦了幾場全國性的比賽,接著,台灣省,台北市,高雄市也相繼成立協會,並定期舉辦比賽,除此之外,民間的相關團體也由原有的晨泳會或路跑隊而成立。 相關網站中華民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
嶽麓書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於湖南省長沙縣西嶽麓山下,宋開寶中州守朱洞建,張栻、朱熹曾在此講學,清康熙時重建。
興雲布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興起烏雲,布施甘雨。比喻法術高明。《孤本元明雜劇.南極登仙.第二折》:「小聖東海龍神是也。奉上帝敕令,管領著江河淮濟,溪洞淵,興雲布雨,降福消災,濟渡眾生。」也作「興雲作雨」。
迂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通世情的讀書人。宋.戴復古〈訪陳與機縣尉於湘下攝市〉詩:「自稱為漫尉,人道是迂儒。」《大宋宣和遺事.元集》:「王安石泥古迂儒,若用為相,必多更變,重擾天下。」
應接無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應接不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一書,記載漢至東晉間的軼事瑣語。其中有一篇描述晉代書法家王獻之對浙江會稽山一帶優美風景的讚美。王氏說:「從北邊的山陰縣出發,一路上群山層疊,雲霧繚繞,松柏挺立,湖清澈,又有瀑布傾瀉而下,美景多得看不完,讓人無法一一觀賞。」後來「應接不暇」就被用來形容景物繁多,來不及觀賞,亦用於比喻事情繁忙,難以應付。
甘耀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  甘耀明,1972年生於苗栗獅,東海大學中文系畢業,大學曾創辦《距離》文學刊物。東華大學創英所畢業。曾任小劇場編劇、記者及教師。曾獲聯合報文學獎、台灣省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聯合文學新人推薦獎、中副文學獎、寶島文學獎、宗教文學獎等小說獎。作品多次入選年度小說選,獲93年度小說獎。小說數次改編成電視單元劇。目前為靜宜大學駐校作家。 文學觀點  甘耀明:「我覺得創作可以治療自己的內心,也可以治療你肉體的疾病,我覺得這是創作,帶給人生最好的藥。」 著作  小說:「...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