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華爾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交際舞蹈。為英語Waltz 的音譯。起源於奧地利民間的一種三拍子舞蹈。十七、八世紀後被引入宮廷及社交舞中。用圓舞曲伴奏,舞蹈時兩人成對旋轉,分快步與慢步兩種。
|
朱載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朱載堉生於1536年,死於1610年,為明宗室鄭恭王朱厚烷的嫡子,字伯勤,號句曲山人,是明代的樂律學家、音樂家、數學家、舞學家、地理學家、樂器製造家、散曲作家、及物理天文學家,曾有「十二平均律」此研究。 簡介他出生後跟隨其舅學習天文、數學、傳記,相當好學且以孝著稱,在其父親被抓去關時,為報其不平,因此決心不作官十九年直到父親被釋放為止,後來又因為父親去世而辭官,並放棄繼承他父親留下的地位。他是明朝著名的散曲家,寫過許多作品,除了作曲及樂曲外,還有在 |
撥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種樂舞。本出西域,曲分八疊,舞者披髮素衣,面作啼狀。《舊唐書.卷二九.音樂志二》:「撥頭出西域。胡人為猛獸所噬,其子求獸殺之,為此舞以像之也。」也作「拔頭」、「缽頭」。
|
飛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口、鼻噴出的口水泡沫。《文選.枚乘.七發》:「駿騄齊驤,揚鑾飛沫。」《文選.傅毅.舞賦》:「龍驤橫舉,揚鑣飛沫。」
|
蹈厲之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蹈厲,踏地猛烈,形容舞蹈的動作威武。蹈厲之志比喻奮發前進的志向。明.劉基〈齊侯襲莒〉:「發揚蹈厲之志,以成從簡尚功之俗,蓋其流風之未泯歟。」
|
結構行動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控制,是社會互動中,主體或群體間自主與依賴的規律化關係。(三)行動的概念行動是持續性的歷程,行動網舞會造成意料外的結果,而意料外的結果可能會變成下一次行動未覺知的條件。(四)主體的概念行動指主體的活動,不能脫離主體而說明,因為行動並非移動,它代表主體對客觀世界的介入與干預。為了將主體與行動作連結,我們必須跟隨結構主義將主體去中心化的腳步,重新考究主體的概念。紀登斯認為人皆有「認識力」與「能動力」。「認識力」指主體對自己、他人與社會環境所覺知與了解;「能動力」指主體具有改變事物及採用不同行動方案的力量。(五)結構的概念結...
|
鳳凰在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有才能的人不能夠施展抱負。《楚辭.屈原.九章.懷沙》:「鳳凰在笯兮,雞鶩翔舞。」
|
變風易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移風易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樂記〉是古代流傳下來最早記錄音樂理論的文章。這篇文章談到音樂的產生及其作用,大意是:當人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而產生情感時,就會發出聲音。把各種聲音結合起來,加上舞蹈動作,就進而產生音樂;所以古代聖王都十分注重對人心會產生影響的事物,並且主張用「禮義」來導正人民的行為,以「音樂」來調和人民的心性。音樂之中,又以和善純正的音樂,最能讓人心平氣和,耳目清明靈敏,長期下來可以潛移默化人民的心性,進而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使天下回復和平安寧。「移風易俗」就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改善不良的社會風氣和習俗。
|
飛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空中飛翔的神仙。佛教石刻、壁畫中常有飛天的造像。[例]這位編劇將敦煌壁畫中的飛天形象,重現於現代的舞臺,獲得觀眾極熱烈的迴響。
|
飛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飄浮在空中的落花。唐.蘇頲〈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詩:「細草遍承回輦處,飛花故落舞筵前。」唐.韓翃〈寒食〉詩:「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