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0.19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禮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蝴蝶結。為英語ribbon的音譯。一種絲質或其他質料的狹長帶子,可用來束髮、結飾,或飾帽、傘柄,以結為連環或方勝等形式。頗似昔日之綵帶,清末由日本傳入中國。也作「禮朋」。
重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屋下用以承接雨水的器具,用銅或木頭做成。
2.高樓的屋。《文選.左思.魏都賦》:「上累棟而重霤,下冰室而冱冥。」
鋪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鋪襯鞋底的布墊。元.關漢卿《調風月》第二折:「剪了靴,染了鞋面,做鋪持。」也稱為「鋪遲」、「鋪尺」、「鋪襯」。
跋步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有飾、帳幔和腳踏的舊式大床。參見「拔步床」條。《海上花列傳》第四回:「上樓看時,當中掛著一盞保險燈,映著四壁,像月洞一般,卻空落落的沒有一些東西。只剩下一張跋步床、一隻梳妝檯,連簾帳燈鏡諸件都收拾乾淨了。」
高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的棲息處。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九:「襤縷茅下,未足為高栖。」
重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唐朝的帽子。通常用黑色羅帛製成方形而垂,有纓帶,可於下巴處打結。因為是在巾上加帽,故稱為「重戴」。唐.薛調《無雙傳》:「午後有一人重戴,領婦人四五輩,欲出此門。」《宋史.卷一五三.輿服志五》:「重戴。唐士人多尚之,……所謂重戴者,蓋折上巾又加以帽焉。宋初,御史臺皆重戴,餘官或戴或否。」
打牆板兒翻上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盛衰無常。《金瓶梅》第九○回:「自古世間打牆板兒翻上下,掃米卻做管倉人!既在他下,怎敢不低頭!」
掃晴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俗於久雨後,常用紙剪成一女形,手持一帚,懸於下以祈晴,稱為「掃晴娘」。清.趙翼《陔餘叢考.卷三三.掃晴娘》:「吳俗久雨後,閨閣中有剪紙為女形,手持一帚,懸下以祈晴,謂之掃晴娘。」
鬧竿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竿上綴有各種飾物的兒童玩具。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三.諸色雜貨》:「及小兒戲耍家事兒,如戲劇糖果之類:行嬌惜、宜娘子……鬧竿兒。」《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看時卻是人頭、人腳、人手掛在屋上,一似鬧竿兒相似。」
摶風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角上的擋風板。《水滸傳》第五六回:「時遷卻從戧柱上盤到摶風板邊,伏做一塊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