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努佩;舞巨人假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假面名。努佩是奈及利亞(Nigeria)的一種舞巨人假面,這些特殊的形像是用竹子或樹枝等製成,高達十五呎,最上方頂著假面,由「波羅祕密團體」(Poro Secret Society)的成員覆著假面跳舞。白天遊行穿越各村莊,到了傍晚則停止遊行,有一兩位巨人到處徘徊並盯著籬笆內,欲「嗅出」來歷不明的女巫,此舉意味他們不歡迎好管閒事的女人家。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漢城市立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團。成立於1974年,是韓國舞界先驅。1985年由裴丁慧擔任該團藝術總監,以傳統及創新為走向。除保留傳統的宮廷古典舞、《面具舞》、《佛教舞》、《春鶯轉》、《煞普里》,還有在傳統上創新的《扇舞》、《鼓舞》、《劍舞》、《天仙舞》、《薩滿舞》(巫舞)、《木偶舞》等,以及表達當代思潮的創作新舞等,傳遞了該團的韓國文化風格與特色。
香港第十五屆亞洲藝術節特刊1994年。
巴爾斯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型。是菲律賓式的華爾滋和正統華爾滋舞步所組成的菲律賓社交舞,深受西班牙所影響。Balse也是華爾滋舞的墨西哥用語。最典型的巴爾斯舞為《巴利托舞》〔見Balitaw〕,它為一種活潑輕快的示愛舞,在菲國境內極為流行,尤其是在維沙揚(Visayan)一帶。這些地域,過去青年男子會在社交場合中,藉由歌唱和跳舞表露愛意以吸引心儀的女孩注意,多數的情況是,當這一對男女互繞,跳著慢華爾滋之際,用詩樣般的歌詞以及哀怨的音樂來傾訴衷曲。此舞為踏-併-踏的節奏,其他的華爾滋步也常常被運用,像華爾滋轉、華爾滋均衡步以及交叉華爾滋等等。如果舞者優秀,可持續跳數小時之久。在西班牙殖民時期,巴爾斯舞盛行於里...
《An Easy on the Spanish Influence on Philippine》.
唯美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唯美舞的前身,可追溯至吉伯特(Melvin Ballou Gilbert)所開創的女子美感體操(Aesthetic Calisthenics),在二十世紀初年,由於受到鄧肯(Isadora Duncan)的舞影響,美感體操朝向更具表達性與藝術性發展,芭蕾舞姿和交際舞步法如波爾卡(Polka)、華爾滋(Waltz)和馬祖卡(Mazurka)等舞步,都被編組成練習操,不具故事內容,唯美成為此類舞演出的主要訴求,唯美舞之名因而產生。
Richard Kraus & Sarah Chapman《History of the Dance in Art and Education》1981.
機械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此舞因紐倫堡(Nurnberg)的鐘錶製造受到鑑賞而風行。除了供應「擁抱聖母」(Embracing Virgin),他們發展出玩西洋棋角色,會與活的對手玩棋。在威尼斯、布拉格或紐倫堡,「時刻舞」(The Dance of the Hours)乃設計來宣傳其出色的鐘錶,另有「使徒舞」(Dance of the Apostles),他們即出現來敲擊時刻。機械舞的發展因作曲家兼作家的霍夫曼(E. T. A. Hoffman)所作的個人傳奇:「沙人」(The Sandman),或「有搪瓷眼睛的玩偶」(The Doll with Enamel Eyes)後來被引用到著名的芭蕾舞《柯比莉亞》(...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史學家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1982年成立,會員約五百人,以舞界的學者、教育者,及文字工作者為主。專注於舞史的研究工作,並提供研究舞史及相關領域如美學與哲學的獎助金。1983年前取名為「Dance History Scholars」其年度會議及所出版的學刊相當具有學術份量。地址:Dept. of Danc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106 Norris Hall 172 Pillsbury Drive S.E. Minneapolis, MN 55455 U.S.A.
《Encyclopedia of Associations》33rd ed., 1998.
醫學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組織。1978年成立,目的在教導舞者關於身體的知識及如何預防傷害,主辦研習會等活動,但集中於紐約市。地址:E.42nd St.New York, NY 10017 U.S.A.
《Encyclopedia of Associations》33rd ed., 1998.
伊比利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根據理查.福特(Richard Ford)在其西元1846年出版的《西班牙采風錄》(Gathering from Spain, 1846)一書中所述,目前名為康巴薩(Comparsa)的西班牙《民族方舞》(National Quadrille),無疑的乃是《伊比利舞》(Iberian Dance)的遺留物。這種舞,有如古斯巴達人和印度人舞一樣,即使在休閒時,也仍舊保持了一種戰鬥精神。舞者以劍擊盾來打拍子,如果其中有人欲表現他對羅馬人之鄙視,就在眾人之前,作一狀極可笑的單足急速旋轉。福特在書中,並對其西班牙旅途所見之舞,有所敘述:「由舞者八人表演,手持響板,應笛聲與鼓聲而舞。四周成群...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風格;舞風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特指舞風格,是一較有方向可溯尋之舞表演呈現的方式,其反映出在同一類別的舞中,因個人、學派、時期、群體乃至於整個文化之不同所造成的差異性和特色。例如:同樣是現代舞,美國和歐洲因文化差異,風格就不同,一般而言,後者所呈現出的人文關懷氣息較前者濃烈,前者則較重肢體語彙和創作觀念的開發。
電腦輔助舞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用電腦為輔助的工具,以完成舞設計工作的任務。此種舞設計軟體可在電腦螢光幕上,顯示各種舞設計的圖案動作及樂譜,以供設計者修改及選擇。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