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4.28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今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經學家指當時流行的隸書,稱為「今文」。相對於籀書的「古文」而言。《史記.卷一二一.儒林傳.伏生傳》:「孔氏有《古文尚書》,而安國以今文讀之,因以起其家。」唐.韓愈〈南陽樊紹述墓誌銘〉:「表、牋、狀、策……今文讚銘,凡二百九十一篇。」
心正氣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心平氣和」。見「心平氣和」條。01.唐.權德輿〈叔父故朝散郎華州司士參軍府君墓誌銘序〉:「故祕書包公謂公內外脩理,心正氣和,君子以為知言。」 
有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身死後有子孫。《左傳.桓公二年》:「臧孫達其有後於魯乎!君違不忘諫之以德。」唐.韓愈〈河南少尹裴君墓誌銘〉:「何壽之不遐,而祿之不多,謂必有後,其又信然耶!」
正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公正,不存私心。宋.蘇軾〈張文定公墓誌銘〉:「公獨以邁往之氣,行正大之言。」《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九回:「少奶奶卻依著正大道理做事,不依從他,這個自是神人共敬的。」
節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志節氣概。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行立有節概,重然諾,與子厚結交,子厚亦為之盡,竟賴其力。」
引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伸手。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高人逸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高灑脫不求名利的人。宋.陸九淵〈黃氏墓誌銘〉:「梁君去年嘗遊盧阜,其談山水之勝,誦高人逸士之文,亹亹不倦。」也作「高人勝士」。
枉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違背、歪曲正道。宋.業適〈故知樞密院事資政殿大學士施公墓誌銘〉:「進退以義,士之節也;枉道于進,士之恥也。」
伏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屏氣。唐.韓愈〈朝散大夫贈司勛員外郎孔君墓誌銘〉:「抑首伏氣,不敢出一語以對。」
奇男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傑出不凡的男子。唐.韓愈〈試大理評事王君墓誌銘〉:「天下奇男子王適,願見將軍白事。」明.屠隆《綵毫記》第三五齣:「老蒼頭,勇略忠義,乃世間奇男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