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韓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莊子道家,完全不同。  簡單說,韓非只取老子無為的思想,在老子的無為裡面,認為處世,不需要拘泥固定形式與方式,只要順著大道即可。但韓非僅取部分意思,認為無為,落實在君王統治上,應該是無特定喜好,或喜好不能被臣下掌握,此面向還包括施政習慣,統馭方式等,應該陰晴不定,難以掌握。如此才不會反被臣下駕馭,被認為如此才算是無為之治。也有學者認為,「解老」與「老」部分,似乎與韓非其他論述有出入,可能不是韓非所作。 著作   主要著作有《韓非子》一書。 參考資料網路資料及維基百科。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文化再製     
瀏覽人次:4594 收藏人次:0
是近日的社會再製,則是間接地透過學校教育實行,藉由教育制度來維持和傳遞制度的合法性,亦即在治是以不同形式的字本進行競逐,不只限於經濟資本,讓社會再製能更順利地完成於隱藏關係中。Ex.學術證書的頒發、考試評量……等
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_knowledge)     
瀏覽人次:4591 收藏人次:0
麼、怎麼樣,從而區別和辨別事物。目錄1 特徵2 心理歷程3 價值4 參考文獻 特徵其特徵有三:(1)形式上以「命題」及其「命題網絡」來表徵。探討陳述性知識的精緻歷程時,認為建立命題網路是理解知識的基礎。(2)為一種靜態的知識,它的啟動是輸入資訊的再現。(3)陳述性知識啟動的速度較慢,是一個有意義的過程,需要學習者對相關事實進行再認或再現。 心理歷程陳述性知識要求的心理過程主要是記憶。陳述性知識的獲得是指新知識進入原有的命題網路,與原有知識形成聯繫。在學習的一般歷程中,獲得陳述性知識的過程,是學習者在進行精緻加工的同時,須...
灌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 意圖:凡是主張對於信念的種類不加限制的學者,大致是採取教師的意圖、動機這一規準,區別灌輸與其他形式的教學。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灌輸英文關鍵字:indoctrinating 參考資料黃光雄著。課程與教學,1996年初版,頁180,師大書苑。
從眾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的實際出發去處理問題,擺脫從眾心理的負面效應。 表現型式對從眾效應也要具體分析。一般有這樣幾種表現形式:一是表面服從,內心也接受,所謂口服心服。二是口服心不服,出於無奈只得表面服從,違心從眾。三是完全隨大流,談不上服不服的問題。就從眾心理的客觀影響來看,既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主要看從眾行為的具體內容。由於中學生的知識、經驗都不足,自制能力又不強,因此在多數情況下,從眾行為不同程度地帶有盲目性。中學生中既有口服心服的「真從眾」。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從眾」。「真從眾」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見或建議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無...
告朔餼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天子在年終時,將來年曆書頒給諸侯,諸侯將它藏在祖廟中,每月朔日,以活羊告祭於廟,然後聽政。語出《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後比喻徒有形式或虛應故事。如:「現代人對於慎終追遠一事,大多抱著告朔餼羊的心態。」也作「告朔羊存」、「餼羊告朔」。
前導組織體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真諦,曾指出「前導組織體」在本質上不同於一般常見的「概述」或「摘要」。「前導組織體」須以高層概念的形式表現;而概述只是將內容濃縮,在概念層次上使與內容本身相平行的。至於「摘要」在結構上與「內容」概述很類似,只是「摘要」在呈現的目的只在於複習重點,所以屬於回溯性質,而非前瞻性的。  「前導組織體」的呈現方式在Joyce和Weil(1992)文中曾提到「前導組織體」呈現的方式很彈性,通常是以文字敘述為主,它可以是一句陳述、一段文章、一個問題、一段示範或是一段影片。至於長度,可能是一個句子,也可能是一整課。影響前導組織體效果...
例行公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按照慣例或規定處理的公事。現多指一些形式上的工作。如:「吃飯、睡覺是每日的例行公事。」《痛史》第一三回:「那一種凌虐苛刻,看的同例行公事一般,哪裡還知道這是不應為而為之事!」
人種誌研究     
瀏覽人次:4155 收藏人次:0
結構性的訪問和內容分析等。Franklel與Wallen也認為,人種誌研究常使用觀察法、晤談法語其他形式的資料蒐集手段,亦即人種誌研究採用多項法(multimethods)。由此可知,人種誌研究其資料蒐集途徑的多元化,因此,採用觀察法、晤談法語內容分析法都可,所以,屬於研究取向層次。 一、人種誌概念分析(一) 現象學理論為了充分了解個人的行為,必須先了解參與者有關的特定行為的主觀感受和想法,而參與者本身的感受和想法因為有自己本身的經驗本質,所以研究者無法直接觀察,所以就要用非強制性的方式,透過個別的、非結構性的訪談,來傾...
王禎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歐梵〉* 他的語言是獨特的,混合了臺語、國語、英語、日語,特別是台灣化的日語,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混合形式;而且有時也夾進文言,可以說很多地方是神來之筆。 〈姚一葦〉* 王禎和在處理他的語言上是下了極大功夫,絕不是隨意寫出來的。 〈姚一葦〉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8B%E7%A6%8E%E5%92%8C當代文學史料系統http://lit.ncl.edu.tw/hypage.cgi?hyqstr=aijgnjihjihejmplmnilhhpmmjq...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