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高枕安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薛地,受到人民熱烈的歡迎,孟嘗君這才了解馮諼的用心。這時馮諼對孟嘗君說:「聰明的兔子都有三個藏身的洞,在緊急的時候就可以逃過獵人的追捕,免於一死。但是你現在只有一,還不能把枕頭墊得高高,無憂無慮地睡覺,我會再幫你尋找另外兩。」於是馮諼去見梁惠王,他告訴梁惠王,如果能請到孟嘗君幫他治理國家,那梁國一定能國富兵強。於是梁惠王派人邀請孟嘗君到梁國,連續請了三次,馮諼都叫孟嘗君不要答應。當齊王得知梁國一直派人來請孟嘗君,連忙也派人請孟嘗君重回齊國當相國。馮諼要孟嘗君向齊王請求,把先王傳下的祭器,放在薛地,並且興建宗廟,以確保薛地的安全。當宗廟建好後,馮諼對孟嘗君說:「現在三已成,從此以後你就可...
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又殘害苛虐百姓。不但使自己成為逃亡罪犯的頭領,更使商朝城邑成了罪犯集中躲藏的巢。我獲得了志士仁人的協助,所以敢敬奉天意,前去遏制禍亂。」最後商周決戰於牧野,紂王慘敗,自焚而死,商朝滅亡。《書經》原文中的「暴殄天物」,原指紂王任意糟蹋自然界的生物,後來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糟蹋物力,不知珍惜。
巴米揚(Bamiayn)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心即使堅硬如鐵,也敵不過如火爐般的刑律。比喻刑法無情,使人屈服。《金瓶梅》第九二回:「常言:『人心似鐵,官法如爐。』從容他一夜不打緊,就翻異口詞。」《警世通言.卷一四.一鬼癩道人除怪》:「十字兒竹竿封著門,一碗官燈在門前。上面寫著八個字道:『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有分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小說中提示情節發展的用語。《水滸傳》第三七回:「不是宋江來和這人廝見,有分教:江州城裡,翻為虎狼窩;十字街頭,變作屍山血海。」也作「有分交」。
詞嚴理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緘,燦若月星明錯落。辭嚴意正質非俚1>,古味雖淡醇2>不薄。千年佛老賊中國,禍福依憑群黨惡。拔根掘期必盡,有勇無前力何犖。乃知二子果可用,非獨詞堅由志確。朝廷清明天子聖,陽德彙進群陰剝。大烹養賢有列鼎,豈久師門共藜藿。予慚職諫未能薦,有酒且慰先生酌。 〔注解〕 (1) 俚:鄙俗。 (2) 醇:音ㄔㄨㄣˊ,精純。
凝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視、凝視。《警世通言.卷一四.一鬼癩道人除怪》:「他年清夢,千里猶到城陰溪曲。應有凌波,時為故人凝目。」
兔跡狐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罕無人跡。《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荒涼徑界,無非些兔跡狐蹤;坦迤土壤,料不是龍潭虎。」
敦煌石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甘肅省敦煌縣東南鳴沙山半腹地山麓有石室無數,俗稱為「千佛洞」,舊稱為「莫高」。於前秦苻堅建元二年由僧人樂僔鑿建經營。內藏六朝、隋、唐及五代人手寫佛教經典及其他藝術品甚富,對中國文學藝術影響頗鉅。清光緒二十六年發現,所藏多為英人斯坦因及法人伯希和先後擇要蒐羅而去,今藏倫敦博物館和巴黎國民圖書館。也稱為「敦煌千佛洞」、「敦煌石」。
八通關古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總兵吳光亮率領粵軍三營,開闢橫貫臺灣中央山脈的北、中、南三路。西自南投竹山、社寮分別開鑿,二路線至新寮合而為一,東經鳳凰山麓,由和社、東埔進入八通關,抵大水後,翻越中央山脈脊嶺,循樂樂溪北岸東下,至花蓮玉里,全程約一百五十三公里,路寬約二公尺。同年十二月完工。由於八通關古道深具臺灣開發的歷史意義,內政部於是在民國七十六年四月十七日指定為臺閩地區第一級古蹟。清人文獻中稱為「中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