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約氏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背緣和腹緣圓鈍,背緣稍呈弧狀彎曲。兩眼間隔平坦。上頜兩側具細尖齒,排列疏鬆,前端具犬齒2顆;下頜為疏鬆尖錐齒,前端無犬齒;鋤骨齒帶三角形,其後方無突出部;腭骨亦具絨毛狀齒;舌面無齒。體被中大櫛鱗,頰部及鰓蓋具多列鱗;背鰭、臀鰭和尾鰭基部大部分亦被細鱗;側線完全,側線鱗列數42-43;側線上方的鱗片排列自始至終與側線平行,側線下方亦然。背鰭軟硬鰭條部間無顯著深刻;臀鰭基底短而與背鰭軟條部相對;背鰭硬棘X,軟條13-14;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而略等於頭長;尾鰭近截形,微凹。體背灰褐色,體側黃色,腹部銀白。體側鱗片中央具一小黑點,各黑點相連成點帶而與側線平行;體側在背鰭軟條部起...
日本五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側扁而高;背部輪廓隆起,體高以背鰭第I棘處為最高。頭小,頭背部顱骨裸露,具輻射狀骨質突起。吻略長,圓錐狀。口小,唇厚;兩頜等長,頜齒數行,圓錐形;鋤骨無齒。鰓蓋骨無棘;鰓耙細長。體被中大櫛鱗,頰部及眼後部被細鱗;側線完全。背鰭連續,硬棘XI,第III、IV棘最強大,軟條13;臀鰭硬棘V,第II棘較強大,軟條9;腹鰭起點在胸鰭基部後緣之下方,具I強棘;尾鰭淺凹形。體銀色而略帶黃色,鰭部分帶黑色。
灰刻齒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1-2.3倍。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僅及眼前緣。眶下骨裸出;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頰部有鱗3列。體被櫛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6-19個。鰓耙數21-24。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呈角形,硬棘XIII,軟條12-14;臀鰭硬棘II,軟條12-13;胸鰭鰭條16-18;尾鰭內凹形,上下葉末端呈圓形。稚魚一致呈淡藍色,隨著成長而變成暗藍灰色。
條紋盤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 2.0-2.1倍。唇薄。吻部裸出無鱗。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二列。眶下骨及眶前骨間無缺刻;僅前鰓蓋骨和眶下骨後緣皆具鋸齒。體被櫛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6-17個。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略呈角形,硬棘XIII,軟條 13-14;臀鰭硬棘II,軟條13-14;胸鰭鰭條17-18;尾鰭叉形,上下葉末端略呈圓形。體一致呈暗色,腹部偏白;體側具數條白橫帶。吻部白色。
癒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類魚之分類地位仍有存疑,Katayama (1984)主張將之提升為單獨之片山花科(Symphysanodontidae);Nelson (1994)仍將此類魚暫列為不確定魚而暫列於發光科(Acropomatidae)。
銹色細齒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長紡錘形;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3.6-3.8倍。兩眼間隔平扁。眼前方無溝槽。下頜突出於上頜;上頜骨末端延伸至眼中部的下方;上頜骨無鱗。上下頜骨齒細小,隨著成長而消失,腭骨和鋤骨無齒。鰓耙數46-52。體被中小型櫛鱗,背鰭及臀鰭上均裸露無鱗;側線完全且平直。背鰭硬軟鰭條間無深刻;背鰭與臀鰭最末之軟條皆延長而較前方鰭條長;背鰭硬棘X,軟條11;臀鰭硬棘III,軟條8;胸鰭長約等於頭長;尾鰭深叉。體呈粉紅色至淺紅褐色而帶有黃色光澤,前鰓蓋骨及主鰓蓋骨具黑緣;背鰭、腹鰭與臀鰭淡色至淡黃色;胸鰭淡色至淡紅褐色;尾鰭紅褐色至暗褐色而帶淡色緣。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Lutjanida...
李維氏斜鱗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氏充金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側扁,呈長橢圓形。頭中等大,吻端鈍圓。眼大型,其直徑遠大於吻長。口斜裂,下頜突出,上頜稍可伸出;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有小錐狀齒,舌上無齒。前鰓蓋骨及主鰓蓋骨皆無棘。鰓耙細長,具擬鰓;鰓裂寬,鰓膜不相連並在喉峽部游離。體被圓鱗;側線鱗數60-79,裸露,延著尾鰭的中間鰭條至其二分之一處止;後端及其兩側無鱗。體呈淡粉紅色;腹部及頭側銀白色;頭及身體背部的鱗片因有許多色素孔聚集而行成暗斑。
黑背粗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aso lituratus (Bloch & Schneider, 1801)
體卵型,側扁;吻部無突起物;體灰褐色;眶間區黃色;尾柄棘黃色;體長可達50公分。
南日本、台灣、菲律賓、印度--太平洋、大洋洲。
棲息於珊瑚礁區。成魚的尾柄基部有突出體表的堅硬物,稱為「小刀」,如以尼龍或棉線編成的網子撈捕,常會纏住這小刀而造成魚體嚴重的傷害。雖屬草食性,但飼養於水族箱時,立即能適應動物性食物,不過餌料中最好能摻入適量的植物性餌料。
供觀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刺尾亞目(Suborder Acanthu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粗皮科或刺尾科(Family Acanthuridae),Surgeonfishes
軟體金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稍高而側扁,呈長橢圓形,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5-2.9倍。頭大,側扁,具黏液腔,外被以薄膜。吻鈍短。後鼻孔卵形。眼頗大;淚骨具指向後方之短棘。口大而斜裂,上頜骨後端不及眼後緣,下頜稍突出;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具絨毛狀齒。體被櫛鱗;側線鱗數60-69。背鰭單一,無缺刻,具硬棘IV,軟條12-13(通常為13);臀鰭起始於背鰭基底後部,具硬棘IV,軟條27-32;尾鰭深叉,上下葉緣尖形。體一致呈橘紅色至紅色。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