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泰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燔柴祭天,設於南郊的祭壇。《孔子家語.卷七.郊問》:「既至泰壇,王脫裘矣,服袞以臨,燔柴戴。」
上下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許氾逢亂過下邳,拜見陳登,卻不想憂國救世,只思求田問舍,而遭陳登鄙視。陳登高臥於大床,而使許氾臥於下床,且不與許氾說話。典出《三國志.卷七.魏書.呂布傳》。比喻高低懸殊。元.方回〈追和艮軒俞同年題程一甫詩卷〉詩:「人物真高絕,何徒上下床。」
中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穿在祭服、朝服內的裡衣。《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反坫,繡黼丹朱中衣。」唐.孔穎達.正義:「中衣,謂以素為服之裡衣。」
打官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冠堂皇的話應付人。《官場現形記》第一七回:「當面怕弄僵,還是寫信的好;你寫信只管打官話,是不怕他出首的。」也作「打官腔」。
持正不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堅守正道,而不屈服。《明史.卷一九○.蔣傳》:「當正德之季,主昏政亂,持正不撓,有匡弼功。」
清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侍從的官。《南齊書.卷五十一.張欣泰傳》:「卿不樂為武職驅使,當處卿以清貫。」唐.白居易〈與元九書〉:「十年之間,三登科第,名入眾耳,跡昇清貫,出交賢俊,入侍旒。」
花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官員用滑稽辭語所寫成的判詞,稱為「花判」。元.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你可甚端臨三輔,調弦理萬民,剗的點檢他這姻緣簿,花判他這有情人,姑姑好出家人也。」
清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天子出行,清潔道路,使人民避開。《文選.顏延之.應詔觀北湖田收詩》:「帝暉膺順動,清蹕巡廣廛。」《周書.卷四十五.儒林傳.序》:「帝於是服袞,乘碧輅,陳文物,備禮容,清蹕而臨太學。」
賣卜測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藉卜筮、測字的方法,替人算命來謀生。《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到了此處,盤費用盡了,只得租個小菴門面屋,賣卜測字。」
片接寸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缺乏通盤考慮,只是將枝節生拼硬湊。語本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附會》:「才分不同,思緒各異,或製首以通尾,或片接以寸附。」清.唐仲〈芳錄山人詩錄序〉:「其天資學力有大過人者,非膚受反傅,片接寸附者所可幾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