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6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雍容雅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態度溫文,步履從容的樣子。《魏書.卷四上.世祖紀》:「或雍容雅步,三命而後至;或棲棲遑遑,負鼎而自達。」
能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能力的強弱。《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上常從容與信言諸將能不,各有差。」
夠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容技藝純熟,令人回味無窮。[例]書法家當眾揮毫,意態從容自如,光看就感覺十分夠味。
條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暢、舒暢。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書記》:「詳總書體,本在盡言,言以散鬱陶,託風采,故宜條暢以任氣,優柔以懌懷;文明從容,亦心聲之獻酬也。」《晉書.卷七九.謝安傳》:「及總角,神識沉敏,風宇條暢,善行書。」
不遲不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從容不迫
緩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寬鬆衣帶。形容從容不迫,安舒自在的樣子。《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贊曰》:「而使邊城守境之民,父兄緩帶,稚子咽哺,胡馬不窺於長城,而羽檄不行於中國,不亦便於天下乎!」三國魏.曹植〈箜篌引〉:「樂飲過三爵,緩帶傾庶羞。」
談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幾至太平,其德比周成王,此語何從生?」向對曰:「生於言事。文帝禮言事者,不傷其意,群臣無小大,至即便從容言,上止輦聽之,其言可者稱善,不可者喜笑而已。言事多褒之,後人見遺文,則以為然。世之毀譽,莫能得實,審形者少,隨聲者多,或至以無為有。……」向以為如此。及世間言文帝小生於軍中,長大祭代東門外,使者求得之,因立為代王,徵當即位,後期,日為之再中,集上書囊,以為前殿帷,常居明光宮聽政,為薄太后持三年服,治天下,致升平,斷獄三百人,粟一升一錢:凡此十餘事,皆俗人所妄傳,言過其實,及傅會2>,或以為前皆非是,如劉向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 ...
一字一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說話從容不迫、口齒清晰。如:「他說起話來,一字一板,毫不含糊。」
雅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閒雅從容的步行。《文選.陸雲.為顧彥先贈婦詩二首之一》:「雅步擢纖腰,巧笑發皓齒。」《南史.卷二六.袁湛傳》:「愍孫峻於儀範,廢帝裸之迫使走,愍孫雅步如常。」
容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從容自適。《文選.左思.吳都賦》:「翕習容裔,靡靡愔愔。」《文選.江淹.雜體詩.謝光祿》:「行光自容裔,無使弱思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