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山龍眼螢斑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蟲前狹長,基具一金屬藍色帶紋,而後為橘色、藍色帶紋及寬白帶,外緣為黑色上帶有一枚白色圓斑,後內側2/3為白色,外側為黑色帶有金屬藍色外框。頭、胸部為黑色帶有些許金屬藍色,腹部為黑、白相間的環紋。
鴿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語。右足做一個前羚躍〈cabriole devant〉,接著雙腿在空中前後互換兩次,第一次加上碰擊動作,最後仍為跳起的左足落地,右足停留在空中。
Gail Grant《Technical Manual and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Ballet》1982、Gretchen Ward Warren《Classical Ballet Technique》1989、Agrippina Vaganova《Basic Principles of Classical Ballet》1969.
臺灣窗鉤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長約 18mm;整體色調呈淡褐色,前寬大,頂角鉤形向外突出,外緣中段微向外突,後外緣圓弧;前後中段各有數個覆蓋半透明鱗片的室,有如闊葉植物葉片掉落後漸消失葉肉而僅剩葉脈的質感。這些互相臨近的室又由橘褐色的前中與後中兩線所框取,此外亞外緣線則呈白色波曲狀。外觀極為近似小窗鉤蛾(Macrauzata minor),然該種體型較小,後外中線與亞外緣線間距離較近,整體色調較為明亮。
三岔鐮綠尺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雷氏狹夜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長約 16mm,展長約 34mm;頭部與體軀黑棕色,前稍狹長,頂角稍鈍,底色淡褐色,於後中線內側段參濃密黑棕色鱗,僅保留三處分別近圓形的斑塊,後中線不明顯,內襯暗暈,外緣線內側各脈間具有一黑色小點斑緣毛色同面;後寬,頂角稍突出,身淡灰色,近前緣與後緣色調加深,外緣線黃褐色,緣毛色調同身;腹部褐色。而外觀近似種,辨識容易。
金黃鐮野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黃鐮野螟 (Circobotys aurealis)是草螟科(Crambidae)野螟亞科(Pyraustinae)的成員。本種的雌雄異型:雄蟲前後皆為紅褐色底,外緣有黃色邊;雌蟲前為黃色,後為灰白色。本屬的雄蟲前較為狹長呈鐮刀狀是重要鑑別特徵。台灣產的鐮野螟(Circobotys)共記錄有四種,以本種最為常見。

八點纓水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點纓水螟屬於水螟亞科(Acentropinae),此屬在台灣僅一種,數量稀少,成蟲面橙黃色,基部至外中區有深褐色斑紋,前頂角處具白色斑紋,停棲時身體略拱,在台灣無相似種類。
黃綠緯夜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長 31-32mm,前長 14-15mm。前寬而底色黃綠色,中段黑色,環紋與腎紋黃綠色鑲淡黃白色邊,橫帶紋不明顯;後淡灰色。外觀上近似臺灣蘚綠裳蛾(Atrovirensis taiwani),然而本種前色調黃綠色而非黯苔蘚色;亦近似於類錦裳蛾屬(Euplexidia)然而前明顯寬大而非窄長,而紋亦較模糊。
秘夜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展長約 31-34mm;觸角絲狀,頭部、胸部與腹部橘褐色;前底色橘褐色而各脈間多參淡白褐色,端室斑呈小黑點,身縱向中段具有白色粗線紋,線紋外參黑暈,後中線區段於各脈之上呈黑色小點斑,外緣各脈間具小黑點斑;後除近前緣1/3段淡褐色外其餘暗褐色。
端新蠍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為臺灣特有種,頭頂與中後胸背板皆為黑色,喙紅褐色。前長13.0mm,宽3.5mm,透明無色,上有褐色斑紋。斑紋可分為三條,其中亞中帶僅有一條狀斑紋,痣帶和端帶則非常發達。雌性下生殖板寬且具有軸向延伸。雌性下生殖板之特徵亦可見於新蝎蛉屬(Neopanorpa)中的牧氏新蠍蛉(N. markii)與相似新蝎蛉(N. similis)。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