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遲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延遲誤。《三國演義》第六回:「汝當速去,早早獻關,饒你性命!倘若遲誤,粉骨碎身!」
刮目視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策,肅敬受之,祕而不宣。權常歎曰:「人長而進益,如呂蒙、蔣欽,蓋不可及也。富貴榮顯,更能折節好學,悅書傳,輕財尚義,所行可跡,並作國士,不亦休乎!」 〔注解〕 (1)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2) 蒙:呂蒙(西元178∼219),字子明,富陂人。三國吳名將,曾計奪荊州、擒關羽,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3) 蔣欽:?∼西元219,字公奕,三國吳淮南壽春人。 (4) 魯肅:西元173∼217,字子敬,東城人。三國吳名將,個性方正嚴謹...
一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一味、總是。元.石君寶《紫雲庭》第三折:「且說俺這小哥哥,為俺驚受怕,波迸流移,冷落了讀書院,一就把功名懶墮。」元.無名氏〈玉嬌枝過四塊玉.休爭閑氣〉曲:「想功名到底成何濟,總虛華幾人知,百般乖不如一就痴。」
水底撈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海底撈針」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吳昌齡《二郎收豬八戒.第二折》1>不戀恁身穿著細綾錦,好佳配甚不思尋。更何須白璧間黃金,才郎又女貌寢。我如今憂愁自舉誰替恁,俊兒夫似海內尋針,姻緣事在天數2>臨,無緣分怎的消恁?直閣3>到如今。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明.朱權《荊釵記.第三四齣》。 (2) 天數:天所決定的氣數。 (3) 閣:誤、延遲。同「擱」。〔參考資料〕 明.朱權《荊釵記.第三四齣》(據《六十種曲》引)此生休想同衾枕,要相逢除非是東海撈針。如今兀自不思省,不投下佳音回訃音。
孤標峻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慕古兮,豈時人之所憙?沮1>先聖之成論2>兮,3>名賢之高風4>;忽5>道德之珍麗兮,務6>富貴之樂。遵大路而裴回兮,履孔德之窈冥;固眾夫之所眩兮,孰能觀於無形?行勁直以離尤兮,羌前人之所有;內自省而不慚兮,遂定志而弗改。欣吾黨之唐虞兮,愍吾生之愁勤;聊發憤而揚情兮,將以蕩夫憂心。往者不可攀援兮,來者不可與期;病沒世之不稱兮,願橫逝而無由。 〔注解〕 (1) 沮:音ㄐㄩˇ,敗壞、破壞。 (2) 成論:定論。 (3) :音ㄇ|ㄠˇ,超越。 (4) 高風:高超的風範。 (5) 忽:輕視、瞧不起。 (6) 務:致力從事。 2、「亮節」: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據《全上古三代秦...
改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改天。《儒林外史》第五二回:「我改日少不得同鳳四哥來奉拜,是要重重的叨擾哩!」《文明小史》第四五回:「他們說那個時候要睡了,好在他們還有幾天擱,大人不必急急,竟是改日領情罷!」
危於重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危如累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危如累卵」原作「危猶累卵」。《韓非子》的〈十過〉篇,內容是舉出辦理國事的十種重要的過失:小忠、小利、行僻、好音、貪愎、於女樂、離內遠遊、不聽忠臣、內不量力、國小無禮。再舉出故事加以證驗,說明若犯了這十種過失,即足以危身亡國。其中最後一項:國小無禮,韓非舉的例子是:從前晉國公子重耳在各國間流亡,經過曹國時,曹共公聽說重耳駢脅,就沒禮貌地趁重耳洗澡時跑去觀看。公子重耳因亡命他國,所以隱忍未發。當時曹國臣子叔瞻和釐負羈也在一旁,叔瞻勸諫曹共公說:「我看公子重耳不是個平常人,將來一定有所作為,您今天對他如此無禮,恐怕曹國就要受害了!」釐負羈也勸諫曹共公應...
過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度日打發或消磨時間。《南史.卷一○.陳後主本紀》:「監者又言:『叔寶常醉,罕有醒時。』隋文帝使節其酒,既而曰:『任其性;不爾,何以過日?』」
淳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純樸溫和。《後漢書.卷五六.种暠傳》:「伏見故處士种岱,淳和達理,悅詩書,富貴不能回其慮,萬物不能擾其心。」《北史.卷二二.長孫道生傳》:「明帝以覽性質淳和,堪為師表。」
殄天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紂王」。曾平定東夷,使中原文化逐漸傳播到長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國統一的規模。雖材力過人,然拒諫飾非、於酒色、暴斂重刑,遂導致民怨四起。周武王東伐至盟津,諸侯叛商者八百;戰於牧野,紂軍敗,自焚於鹿臺。 (5) 暴殄天物:暴殄,不愛惜、任意糟蹋。天物,鳥獸草木等自然界生物。殄,音ㄊ|ㄢˇ。 (6) 烝民:眾民、百姓。 (7) 逋逃:逃亡的罪人。逋,音ㄅㄨ。 (8) 淵藪:比喻人或物聚集的地方。淵,魚所居之處。藪,音ㄙㄡˇ,獸所聚之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