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855 ms
共 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箭頭的通稱。《廣韻.平聲.侯韻》:「鍭,箭鏃。」清.譚嗣同〈怪石歌〉:「我與子兮今邂逅,殊勝彎弓命鏃鍭。」
|
平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聲中的平聲。包括國音中的陰平、陽平,相對於仄韻而言。
|
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害怕、惶急。《廣韻.平聲.魚韻》:「懅,怯也。」南朝梁.江淹〈丹砂可學賦〉:「懅生死于半氣,惜百年於一光。」《資治通鑑.卷二一八.唐紀三十四.肅宗至德元年》:「國忠集百官於朝堂,惶懅流涕。」
|
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勢高峻、陡峭。《集韻.平聲.魂韻》:「嶟,山高貌。」
|
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顛仆、跌倒。《集韻.平聲.灰韻》:「蹪,楚人謂躓仆為蹪。」《淮南子.人間》:「人莫蹪於山,而蹪於蛭,是故人皆輕小害。」
|
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毛髮雜亂。《玉篇.髟部》:「鬉,毛亂也。」《集韻.平聲.東韻》:「鬉,髮亂。」
|
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含怒不說話的樣子。《廣韻.平聲.尤韻》:「怮,含怒不言。」
|
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車行聲、雷聲等。《集韻.平聲.耕韻》:「軯,車馬聲。」《文選.張衡.思玄賦》:「豐隆軯其震霆兮,列缺曄其照夜。」
|
太平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流行於清乾隆年間的曲調。唱詞多疊句,每疊為三、三、七、七、七字,凡二十七字。一、二、四句平聲,押韻,第三句仄聲,不押韻。
|
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大量流溢。《玉篇.水部》:「瀿,水暴溢也。」《集韻.平聲.元韻》:「瀿,楚人謂水暴溢為瀿。」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