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6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忍不可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忍無可忍」之典源,提供參考。 《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韓崔高孫王傳.孫禮》時匈奴王劉靖部眾盛,而鮮卑數寇邊,乃以禮為并州刺史,加振武將軍,使持節,護匈奴中郎將。往見太傅司馬宣王,有忿色而無言。宣王曰:「卿得并州,少邪?恚理分界失分乎?今當遠別,何不懽也!」禮1>曰:「何明公言之乖細2>也!禮雖不德,豈以官位往事為意邪?本謂明公齊蹤伊、呂,匡輔3>魏室,上報明帝之託,下建萬世之勳。今社稷將危,天下兇兇4>,此禮之所以不悅也。」因涕泣橫流。宣王5>曰:「且止,忍不可忍。」爽誅後,入為司隸校尉,凡臨七郡五州,皆有威信。遷司空,封大利亭侯,邑一百戶。禮與盧毓同郡時輩,而情好不睦。為人雖互...
中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漢族最初多建都於河南省及其附近區域,以其位居四方之中,文化美盛,故稱其地為「中華」。後各朝疆土漸廣,凡所轄地,皆稱為「中華」。晉.桓溫〈請還都洛陽疏〉:「胡陵暴,中華蕩覆,狼狽失據。」《北齊書.卷二一.高乾傳》:「于時,鮮卑共輕中華朝士,唯憚服於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割、劃。《荀子.國》:「剝脫之,砥厲之,則劙盤盂、刎牛馬忽然耳。」《聊齊志異.卷四.念秧》:「或有劙囊刺橐,攫貨於市,行人回首,財貨已空,此非鬼蜮之尤者耶?」
碎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打破、打碎。《後漢書.卷七七.酷吏傳.序》:「若其揣挫埶,摧勒公卿,碎裂頭腦而不顧,亦為壯也。」
心腹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誠能聽臣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參分天下,鼎足4>而居,其勢莫敢先動。夫以足下之賢聖,有甲兵之眾,據齊,從燕、趙,出空虛之地而制其後,因民之欲,西鄉為百姓請命,則天下風走而響應矣,孰敢不聽!」 〔注解〕 (1) 縣於足下:指天下大勢由韓信決定。縣,音ㄒㄩㄢˊ,通「懸」。 (1) 為漢:幫助投效劉邦。 (1) 與楚:效忠協助項羽。 (1) 鼎足:鼎有三足,故云三分天下。〔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四五.蒯伍江息夫傳.蒯通》
價抵連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恐,不敢不獻。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尹文子.大道上》。 (2) 趙惠文王:?∼西元前266,戰國時趙國君,名何。任用廉頗、趙奢為將,藺相如為上卿,均有功績國賴以安...
民富國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百姓富裕,國家強盛。「強」文獻異文作「」。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內實府庫,墾其田疇,民富國,眾安道泰。」
強弩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番論述,都紛紛附和,於是漢武帝便與匈奴結下了友好之盟。後來「強弩之末」這句成語,就從《史記》文中「弩之極,矢不能穿魯縞」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原本強大的力量已經衰竭,不能再發揮效用。
矯枉過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糾正過度而不能得中庸之道。《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許皇后傳》:「蓋矯枉者過直,古今同之。」《後漢書.卷四九.仲長統傳》:「光武皇帝慍數世之失權,忿臣之竊命,矯枉過直,政不任下,雖置三公,事歸臺閣。」也作「矯枉過正」。
隨時制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農、伏羲,不施賞罰而民不為非,然而立政者不能廢法而治民。舜執干戚而服有苗,然而征伐者不能釋甲兵而制暴。由此觀之,法度1>者,所以論民俗而節2>緩急也;器械者,因時變3>而制宜適也。夫聖人作法而萬物制焉,賢者立禮而不肖者拘焉。制法之民,不可與遠舉;拘禮之人,不可使應變。耳不知清濁之分者,不可令調音;心不知治亂之源者,不可令制法。必有獨聞之耳,獨見之明,然後能擅道而行矣。 〔注解〕 (1) 法度:法律和制度。 (2) 節:限制、控制。 (3) 時變:時局的變遷。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