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13.54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兄長。如:「哥哥」、「大哥」。
對男性同輩的稱呼。如:「老哥」、「小哥」。
世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1)古印度人的宇宙觀,指以須彌山為中心,同一個日、月所照的四天下為一世界。《大正藏.般若部.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法稱品》:「世尊!般若波羅蜜為大利益如是,於三千大千世界中能作佛事。」(2)指一尊佛所教化的國土。清.錢謙益〈募修開元寺萬佛閣疏文〉:「華嚴世界,湧現於閻浮提,何其盛也。」
2.世上、人間。唐.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詩:「登臨出世界,磴道盤虛空。」唐.李商隱〈北青蘿〉詩:「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3.地球上的所有地方或國家。如:「世界史」、「世界大戰」。
4.自成體系的組織或現象。如:「科學世界」、「兒童世界」。
地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地方的名稱;為人類歷史、文化、社會、政治、語言、地理等發展的綜合產物。其發生為人類便於地理實體之定位、區別與利用等,而賦予特定名稱。地名需具備指位功能、有一定之可辨識形態特徵,並為人們所認知及利用者,才可被命名。地名成因可分為顯性(如:地形、氣候、方位、交通等)及隱性(如:歷史、語言、宗教、風俗、移植等)內涵因素,不同成因之地名,即具不同背景意義及地理屬性。其發展階段由初生期(鮮為人知)、穩定期(廣為人知)而至消滅期(搬遷或廢名);且由約定俗成而至法規制定。而地名組成可分為專名與通名,其種類又可分為:正名、副名、俗名等。地名在地圖中屬符號之一類,且做為其他符號之輔助說明,如在某河流符號旁標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