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071.98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學生受教育的場所,相當於現今的學校。《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羅家把女兒寄在學堂中讀書。」《儒林外史》第一回:「他母親做些針指,供他到村學堂裡去讀書。」
2.術數用語。命相家用來指面部近耳門的地方。《新唐書.卷二○四.方技傳.袁天綱傳》:「學堂瑩夷,眉過目,故文章振天下。」
女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女兒。《詩經.小雅.斯干》:「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宋芮司徒生女子,赤而毛,棄諸堤下。共姬之妾取以入。」
2.泛稱女性。《三國演義》第八回:「卓方食,布偷目竊望,見繡簾內一女子往來觀覷,微露半面,以目送情。」《紅樓夢》第六三回:「這二妾亦是青年嬌憨女子,不常過來的。」
3.舊稱未出嫁或未曾有過性行為的女子。《禮記.雜記上》:「男子附於王父則配,女子附於王母則不配。」唐.孔穎達.正義:「女子,謂未嫁者也。」《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五:「有姑嫂二人,姑未出嫁,嫂也未成房,尚多是女子。」
小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實施初等教育的學校。如:「國民小學」。漢.許慎〈說文解字序〉:「《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
2.研究文字字形、字義及字音的學問。包括文字學、聲韻學及訓詁學。
3.宋人稱灑掃、應對、進退之類的儀節為「小學」。
4.小道,末流瑣屑之學。《陳書.卷三○.列傳.傅縡》:「頃代澆薄,時無曠士,苟習小學,以化蒙心,漸染成俗,遂迷正路。」
章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關或團體條列的辦事規則。《文選.顏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章程明密,品式周備。」《文明小史》第二一回:「也須破費幾文,請些人來訂訂章程,編編教科書。」
辦法。如:「他連吃飯,都沒個準章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