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8.66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37~830?)唐京兆(今陝西省長安縣)人。性高潔,工詩,尤長於五言,其詩閒澹簡遠似陶淵明。玄宗時官左司郎中,德宗時出任蘇州刺史,世稱為「韋蘇州」。著有韋蘇州集。
超凡入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修養達到極至的境界。唐.呂巖〈七言詩〉:「舉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聖弗為難。」
張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78~139)字平子,東漢西鄂(故治在今河南省南陽縣南)人。精天文曆算,作渾天儀及候風地動儀。擅長文學。所作〈同聲歌〉、〈四愁〉詩為五七言詩創始期重要作品。賦有〈兩京賦〉,構思十年。又所作〈思玄〉、〈歸田〉、〈髑髏短賦〉三篇,一掃鋪采惡習,為漢賦另闢新徑。
才傾八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才高八斗」。見「才高八斗」條。01.明.李贄《焚書.卷六.七言八句.雨中塔寺和袁小修韻》:「才傾八斗難留客,酒賦千鍾不厭貧。」
柏梁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體名。屬七言詩體,採用聯句方式,每人一句,每句用韻。傳說漢武帝在柏梁臺命群臣聯句賦詩,後人稱這種詩體為「柏梁體」。
正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格律詩常用的格式,相對於偏格而言。如近體五言詩第二字必仄起、七言詩第二字必平起即稱為「正格」。
八言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體名。每句八字的古體詩。在中國詩歌史上,只有漢東方朔作八言詩上下篇。《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其餘有封泰山,……八言、七言上下、從公孫弘借車,凡劉向所錄朔書具是矣。」
偏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體五言詩第二字平起、七言詩第二字仄起的稱為「偏格」。相對於正格而言。
寥寥無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寥寥無幾」。見「寥寥無幾」條。01.清.王士禎《帶經堂詩話.卷四.纂輯類》:「叔用《具茨集》寥寥無多,一鱗片甲,殆高出無咎之上。」
柏梁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武帝元封三年詔群臣於柏梁臺上聯句賦成的七言詩。見《古文苑.卷八.詩.柏梁詩》。也有人以為這些詩是後人偽作。見清.顧炎武《日知錄.卷二二.柏梁臺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