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2.14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年高德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高德劭」原作「年高德邵」。揚雄,字子雲,西漢成都人。《法言》是揚雄擬《論語》而作,始於〈學行〉篇,終於〈孝至〉篇。孔子曾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意思是說:年少時,血氣還沒有穩定,要避免貪戀女色;到了壯年,血氣方剛,要避免爭強好鬥;到了老年,血氣已經衰竭,要避免貪得無厭。揚雄在〈孝至〉篇中也有一段記載:「吾聞諸傳,老則戒之在得。年彌高而德彌邵者,是孔子之徒與?」意思是說:人到了老年,要警惕自己,謹言慎行,不可貪得無厭。能夠做到年紀越大且德行修養越受人敬重,便可說是孔子言論的信奉者了。後來「年高德劭」這句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戲弄、嬉戲。如:「狎妓」。《左傳.襄公六年》:「宋華弱與樂轡少相狎。」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麋〉:「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咬、吃。如:「吞噬」。《左傳.哀公十二年》:「國狗之瘈,無不噬也。」唐.柳宗元〈三戒.黔之驢〉:「他日,驢一鳴,虎大駭遠遁,以為且噬己也,甚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奴僕、奴婢。如:「家僮」、「書僮」。《文選.李密.陳情表》:「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唐.柳宗元〈三戒.永某氏之鼠〉:「購僮羅捕之,殺鼠如丘。」
血氣方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1>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注解〕 (1) 血氣:指精力。
纍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屢屢。唐.柳宗元〈三戒.永某氏之鼠〉:「晝纍纍與人兼行,夜則竊齧鬥暴,其聲萬狀,不可以寢。」也作「累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放縱、任意行事。如:「逞性」、「逞欲」。唐.柳宗元〈三戒.序〉:「吾恆惡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等到。《詩經.召南.摽有梅》:「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唐.柳宗元〈三戒.序〉:「竊時以肆暴,然卒迨於禍。」
黔驢之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黔驢技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柳宗元,字子厚,唐河東人,故亦稱為「柳河東」。長於古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寫過許多寓言。本篇〈黔之驢〉是〈三戒〉三篇之二,就是一篇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內容描述:「從前貴州沒有驢子,有個好事的人,從外地用船載來一頭驢子,後來覺得沒有什麼用處,於是就圈養在山下。一隻老虎看牠的外表長得很大,起初以為是神,害怕而不敢接近。後來看到這隻驢子除了大聲叫,就只會踢,再也沒有別的本領,於是就撲上去將牠咬死了。」作者認為如果驢子不顯露牠拙劣的技能,老虎縱使再凶猛也會因為心存懷疑和畏懼,不敢對牠怎樣,而招致大禍臨頭;同理可證,人如果技能拙劣卻還要逞能,結果亦將招致失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威嚇、恐嚇。唐.柳宗元〈三戒.臨江之麋〉:「群犬垂涎,揚尾皆來,其人怒怛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