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6.83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番口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談論或解釋。指一番話。如:「這事他不明究理,我還得費一番口舌向他說明才行。」《紅樓夢》第六○回:「姑娘們也不認得他,倘有不對眼的人看見了,又是一番口舌。」
烏集之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烏合之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管子(?∼西元前644),名夷吾,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初事公子糾,後事齊桓公為相。通貨積財,富國強兵,尊周室,攘戎狄,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輔佐桓公成為霸主,桓公尊為「仲父」。管子奠定齊國的法治思想,著重經濟管理,他曾說:「像烏鴉一樣暫時湊合在一起的人,因為沒有組織、沒有紀律,剛開始什麼都好商量,久了就什麼都看不對眼,互相唾棄。表面上雖然還維持良好的關係,但因為沒有交心,權力不在領導人的手上,而在屬下或幕僚,可說是暫時依附、沒有權勢的領導者。」後來「烏合之眾」被用來比喻暫時湊合,無組織、無紀律的一群人。
活饑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找麻煩。《兒女英雄傳》第四回:「好可是好,就是咱們馱著往回裡這一走,碰見個不對眼的瞧出來呢,那不是活饑荒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