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眾鳥鳴茂林,綠草延高岡。盛時易徂謝,浩思坐飄颺.  眷言同心友,茲游安可忘。 春宵燕萬年吉少府中孚南館  始見鬥柄回,複茲霜月霽。河漢上縱橫,春城夜迢遞。  賓筵接時彥,樂燕淩芳歲。稍愛清觴滿,仰歎高文麗。  欲去返郊扉,端為一歡滯。 滁州園池燕元氏親屬  日暮游清池,疏林羅高天。餘綠飄霜露,夕氣變風煙。  水門架危閣,竹亭列廣筵。一展私姻禮,屢歎芳樽前。  感往在茲會,傷離屬頹年。明晨複雲去,且願此流連。 郡樓春燕  眾樂雜軍鞞,高樓邀上客。思逐花光亂,賞餘山景夕。  為郡訪凋瘵,守程難損益。聊假一杯歡,暫忘終日...
生不逢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生不逢時注音︰ㄕㄥ ㄅㄨˋ ㄈㄥˊ ㄕˊ漢語拼音︰shēng bù féng shí釋義︰即「生不逢辰」。見「生不逢辰」條。 01.漢.焦延壽《易林.卷一六.中孚之渙》:「生不逢時,困且多憂,年衰老極,中心悲愁。」 02.《續孽海花.第四六回》:「可惜他生不逢時,若在康熙、乾、嘉時代,比較王漁洋、阮芸臺真在伯仲之間。」
安如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如泰山」之「泰山」,典源作「太山」。「太山」即「泰山」。形容安定穩固如泰山一般,不可動搖。#語本漢.焦贛《焦氏易林.卷一.坤之中孚》。
玲瓏八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八面玲瓏」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盧綸是中唐詩人,大曆年間,盧綸在長安與韓翃、錢起、司空曙、吉中孚、耿諱、夏侯審、崔峒、苗發、李端等人交遊酬唱,號為「大曆十才子」,其中以盧綸才華最為出色。盧綸雖有詩名,科舉之路卻不順利,屢試不第。後來他得到宰相元載、王縉的賞識推薦,終於踏上仕途。他的詩歌創作主要承襲盛唐,五、七律轉為淡雅,古詩則漸趨鋪陳麗藻。安史之亂後,偶有感慨,也多著墨於戰後荒蕪的景物描寫,及悲嘆個人際遇的坎坷。德宗之時,發生朱泚之亂,盧綸任河中節度使、諸軍行營兵馬副元帥。塞外的軍旅生活,使得盧綸的詩風轉為粗獷豪放。此時期的作品,如〈塞下曲〉等,風格慷慨,廣為人所傳誦。在〈賦得彭祖...
信及豚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用及於豬、魚等微賤動物。比喻極有信用。《易經.中孚卦.彖曰》:「豚魚吉,信及豚魚也。」三國魏.王弼.注:「爭競之道不興,中信之道淳著,則雖微隱之物,信皆及之。」《梁書.卷一.武帝本紀上》:「與夫仁被行葦之時,信及豚魚之日,何其遼敻相去之遠歟!」
六十四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八卦重疊後所組成的六十四卦。由原本三爻變成六爻,如☰和☰相重疊成䷀。六十四卦各有卦名,有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觀、噬嗑、賁、剝、復、无妄、大畜、頤、大過、坎、離、咸、恆、遯、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解、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等六十四卦。
齊量等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渾厚的宋詞為規範,偏重在氣格和意境。書中並評論古人的詞,兼及記事和考証。 (2) 典故或見於清.周中孚《鄭堂札記.卷五》。 (3) 元遺山:元好問(西元1190∼1257),字裕之,號遺山,金秀容人。系出元魏,七歲能詩,興定三年進士,官至尚書省左司員外郎,金亡不仕。古文繼承韓柳,結構嚴密。詩主風骨,反對浮艷。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 (4) 劉龍山仲尹:劉仲尹,字致君,號龍山,金蓋州人,生卒年不詳。能作詩。 (5) 譔:音ㄓㄨㄢˋ,著述。 (6) 蘊藉:含蓄不外露。 (7) 涪翁:黃庭堅(西元1045∼1105),字魯直,號山谷道人,又號涪翁,宋分寧人。與張耒、晁補...
安若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如泰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林》卷一所謂「坤之中孚」,是說筮卦時所得到的「本卦」為坤卦(䷼),由六個陰爻組成;而其「之卦」(也稱「變卦」、「動卦」)為中孚(䷼),由中央兩個陰爻與下上各兩個陽爻組成。陰爻象徵柔弱,陽爻代表剛強,所以坤卦顯得過於柔弱而易受傷害;但它變成中孚,柔弱的本體下下上上都受到雙重陽爻的護持,自然就「安如太山」,常享福喜,百害莫侵了。據《說文》,「太」是「泰」的古文;後來被當成語使用,多作「安如泰山」,比喻人物處於十分安穩的狀態。另外漢朝枚乘的〈上書諫吳王〉中,也有「安於太山」一語。漢景帝時,枚乘在吳王劉濞府中擔任郎中。吳王心懷不軌,意圖反叛,枚乘不贊成,...
泰山之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安如泰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易林》卷一所謂「坤之中孚」,是說筮卦時所得到的「本卦」為坤卦(䷁),由六個陰爻組成;而其「變卦」為中孚(䷼),由中央兩個陰爻與下上各兩個陽爻組成。陰爻象徵柔弱,陽爻代表剛強,所以坤卦顯得過於柔弱而易受傷害;但它變成中孚,柔弱的本體下下上上都受到雙重陽爻的護持,自然就「安如太山」,常享福喜,百害莫侵了。據《說文》,「太」是「泰」的古文;後來被當成語使用,多作「安如泰山」,比喻人物處於十分安穩的狀態。另外漢朝枚乘的〈上書諫吳王〉中,也有「安於太山」一語。漢景帝時,枚乘在吳王劉濞府中擔任郎中。吳王心懷不軌,意圖反叛,枚乘不贊成,於是上書吳王,加以勸諫。在...
漁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捕魚為生計者所聚集而成的村落。唐.盧綸〈送吉中孚校書歸楚州舊山〉詩:「漁村繞水田,澹澹隔晴煙。」宋.柳永〈訴衷情近.雨晴氣爽〉詞:「遙認斷橋幽徑,隱隱漁村,向晚孤煙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