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78.012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法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華嚴宗以五臺山為宣教中心,其說對後世宋學的成立以及禪宗思想的形成極有影響。 著作著有《探玄記》、《五教章》、《起信論義記》、《華嚴經傳記》凡三十餘部,六十多卷。見吳臻《中國思想史概論》台北:鼎茂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96年10月
六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六部儒家書籍。指《詩》、《書》、《易》、《禮》、《春秋》、《樂》。《北史.卷三四.江式傳》:「文字著六籍之宗,五教之始。」
喪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喪禮和祭禮。《書經.武成》:「重民五教,惟食喪祭。」
終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佛教華嚴宗的判教學說,將闡釋眾生皆可成佛的如來藏系經典,如《楞伽經》等,判歸為五教中的第三類,謂之「終教」。《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一:「聖教萬差,要唯有五: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終教,四頓教,五圓教。」
法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杜,雍州萬年縣人。為華嚴宗初祖。十八歲出家,從因聖寺僧珍禪師(又稱魏禪師)修習禪法。並在慶州、清河、驪山、三原、武功等地傳法,勸人唸阿彌陀佛,讀誦《華嚴經》。唐貞觀十四年圓寂。關於法順與華嚴宗的關係,除了倡導《華嚴經》外,相傳華嚴宗的要籍《華嚴法界觀門》、《華嚴五教止觀》為其所作,但這說法頗多問題。真正確立法順為華嚴宗初祖地位的,恐怕是因為其弟子智儼對華嚴思想的創見,而被後人推尊。
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朝法藏著,四卷。是華嚴宗判教的理論著作。本書將釋迦說法,分為五時,判其後的流派為十宗,而以華嚴宗為最圓滿。也稱為「華嚴一乘教分記」、「華嚴五教章」。
弼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書經.大禹謨》:「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輔助教育。《清史稿.卷一四二.刑法志一》:「且夫國之有刑,所以弼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