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生絲織成的絲織品。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唐.陳鴻《長恨傳》:「見一人冠金蓮,披紫綃,佩紅玉,曳鳳舄,左右侍者七八人。」
濛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迷茫不清的樣子。唐.白居易〈江夜舟行〉詩:「煙澹月濛濛,舟行夜色中。」唐.岑參〈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詩:「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
街談巷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五縣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約略想見一群伶牙俐齒的辯士,就駐足在五陵街頭,高談闊論種種風流人物的興衰起落,並褒貶品評其善惡得失。後來「街談巷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議,倏有裨于王化。」就是說一般民間的輿論有助於君王的施政。
韋應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陌,一旦起樓高百尺。碧疏玲瓏含春風,  銀題彩幟邀上客。回瞻丹鳳闕,直視樂游苑。  四方稱賞名已高,五陵車馬無近遠。晴景悠揚三月天,  桃花飄俎柳垂筵。繁絲急管一時合,他壚鄰肆何寂然。  主人無厭且專利,百斛須臾一壺費。初醲後薄為大偷,  飲者知名不知味。深門潛醞客來稀,終歲醇醲味不移。  長安酒徒空擾擾,路傍過去那得知。 相逢行  二十登漢朝,英聲邁今古。適從東方來,又欲謁明主。  猶酣新豐酒,尚帶灞陵雨。邂逅兩相逢,別來問寒暑。  甯知白日晚,暫向花間語。忽聞長樂鍾,走馬東西去。 烏引雛  日出照東城,春烏鴉鴉雛和鳴...
余光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台灣任師大副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淡江大學兼課,當選當年十大傑出青年1967年 詩集《五陵少年》出版1968年 散文集《望鄉的牧神》在台灣、香港出版,《英美現代詩選》中文翻譯本兩冊出版,主編「藍星叢書」五種,「近代文學譯叢」十種1969年 《敲打樂》《在冷戰的年代》《天國的夜市》出版,主編《現代文學》月刊,出席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討會宣讀論文,並且在崇基學院和浸信會書院演說,應美國教育部之聘,第三次赴美國,去科羅拉多州,任州教育廳外國課程顧問和寺鐘學院客座教授 1970年代 1970年 中文翻譯《巴托比》英...
夔州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暉,日日江樓坐翠微。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馳。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漢函關。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珠幕繡柱圍黃鶴,錦纜牙檣起白鷗。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
街談巷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五縣遊麗,辯論之士。街談巷議,彈射臧否。」從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約略想見一群伶牙俐齒的辯士,就駐足在五陵街頭,高談闊論種種風流人物的興衰起落,並褒貶品評其善惡得失。後來「街談巷議」被用來指大街小巷中的談說議論,而且一般用於指稱民間的輿論,如:唐代范攄〈雲溪友議序〉文中提到一句俗諺:「街談巷議,倏有裨于王化。」就是說一般民間的輿論有助於君王的施政。
夔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暉,日日江樓坐翠微。信宿漁人還泛泛,清秋燕子故飛飛。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同學少年多不賤,五陵衣馬自輕肥。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勝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直北關山金鼓振,征西車馬羽書馳。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蓬萊宮闕對南山,承露金莖霄漢間。西望瑤池降王母,東來紫氣漢函關。雲移雉尾開宮扇,日繞龍鱗識聖顏。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煙接素秋。花萼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珠幕繡柱圍黃鶴,錦纜牙檣起白鷗。回首可憐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昆明池水漢時功,武帝旌旗在...
天真爛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天真爛漫」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龔開〈高馬小兒圖〉詩(據元.吳師道《吳禮部詩話》引)1>華驄料肥九分臕,童子身長五尺饒。青絲鞚短金勒緊,春風去去人馬驍。莫作尋常廝養看,沙陀義兒皆好漢。此兒此馬俱可憐2>,馬方三齒兒未冠3>。天真爛熳好容儀,楚楚4>衣裝無不宜。豈比五陵年少輩,胭脂坡下鬥輕肥。四海風塵雖已息,人材自少當愛惜。如此小兒如此馬,它日應須萬人敵。老夫出無驢可騎,乃有此馬騎此兒。呼兒回頭為小駐,停鞭聽我新吟詩。兒不回頭馬行疾,老夫對之空嘖嘖。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五.張長史春草三帖跋》。 (2) 可憐:惹人喜愛。 (3) 未冠:未成...
纏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舞者用彩錦纏頭,當賓客宴集,賞舞完畢,常贈羅錦給舞者為彩,稱為「纏頭」。對於青樓歌妓,賓客也往往賜錦,或以財物代替。後把送給歌伎或妓女之財物稱為「纏頭」。唐.白居易〈琵琶行〉:「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宋.陸游〈梅花絕句〉一○首之四:「濯錦江邊憶舊遊,纏頭百萬醉青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