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587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贏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收支相抵後的餘額。《漢書.卷七一.疏廣傳》:「顧自有舊田廬,令子孫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與凡人齊。今復增益之以為贏餘,但教子孫怠墯耳。」也作「嬴餘」。
夢熟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言訖,而目昏思寐。時主人方蒸黍1>。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2>。」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3>。生俛首4>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5>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6>;應制7>,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8>,知制誥9>。三載,出典同州10>,遷陝牧。……出入中外11>,徊翔臺閣12>,五十餘年,崇盛赫奕13>。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後庭聲色14>,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15>、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後年漸衰邁,屢乞骸骨16>,不許。……是夕,薨17>。盧生欠伸18>而悟,見其身方偃19...
鼓旗相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旗鼓相當」。見「旗鼓相當」條。01.《後漢書.卷一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如令子陽到漢中、三輔,願因將軍兵馬,鼓旗相當。」(源)
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已適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言訖,而目昏思寐。時主人方蒸黍。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生俛首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應制,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知制誥。三載,出典同州,遷陝牧。……出入中外,徊翔臺閣,五十餘年,崇盛赫奕。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後庭聲色,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後年漸衰邁,屢乞骸骨,不許。……是夕,薨。盧生欠伸而悟,見其身方偃於邸舍,呂翁坐其...
長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第一個兒子。《紅樓夢》第一四回:「鎮國公誥命生了長男,預備賀禮。」《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長男為主器,令子可克家。」
邯鄲一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言訖,而目昏思寐。時主人方蒸黍1>。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2>。」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3>。生俛首4>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5>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6>;應制7>,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8>,知制誥9>。三載,出典同州10>,遷陝牧。……出入中外11>,徊翔臺閣12>,五十餘年,崇盛赫奕13>。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後庭聲色14>,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15>、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後年漸衰邁,屢乞骸骨16>,不許。……是夕,薨17>。盧生欠伸18>而悟,見其身方偃19...
黃梁一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言訖,而目昏思寐。時主人方蒸黍1>。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2>。」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3>。生俛首4>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5>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6>;應制7>,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8>,知制誥9>。三載,出典同州10>,遷陝牧。……出入中外11>,徊翔臺閣12>,五十餘年,崇盛赫奕13>。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後庭聲色14>,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15>、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後年漸衰邁,屢乞骸骨16>,不許。……是夕,薨17>。盧生欠伸18>而悟,見其身方偃19...
夢覺黃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壯,猶勤畎畝,非困而何?」言訖,而目昏思寐。時主人方蒸黍1>。翁乃探囊中枕以授之,曰:「子枕吾枕,當令子榮適如志2>。」其枕青瓷,而竅其兩端3>。生俛首4>就之,見其竅漸大,明朗。乃舉身而入,遂至其家。數月,娶清河崔氏5>女。……明年,舉進士,登第;釋褐秘校6>;應制7>,轉渭南尉;俄遷監察御史;轉起居舍人8>,知制誥9>。三載,出典同州10>,遷陝牧。……出入中外11>,徊翔臺閣12>,五十餘年,崇盛赫奕13>。性頗奢蕩,甚好佚樂,後庭聲色14>,皆第一綺麗。前後賜良田、甲第15>、佳人、名馬,不可勝數。後年漸衰邁,屢乞骸骨16>,不許。……是夕,薨17>。盧生欠伸18>而悟,見其身方偃19...
省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宮中。《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列傳》:「令子鱄為郎,令勸學省中。」《三國演義》第二回:「一面使弟子唐周,馳書報封諝。唐周乃逕赴省中告變。」
隨世沉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沒有立場,順從世俗的觀點。《三國志.卷三九.蜀書.劉巴傳》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賢傳》:「若令子初隨世沉浮,容悅玄德,交非其人,何足稱為高士乎?」也作「隨俗浮沉」、「隨俗沉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