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0.827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徒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自勞苦,白費心力。《後漢書.卷三三.朱浮傳》:「尚書令侯霸奏浮敗亂幽州,構成寵罪,徒勞軍師,不能死節,罪當伏誅。」南朝陳.徐陵〈別毛永嘉〉詩:「徒勞脫寶劍,空掛隴頭枝。」
旭日初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晨的太陽剛從東方升起。比喻充滿活力,生機勃勃的景象。清.薛福成《庸盦筆記.卷一.史料.咸豐季年三奸伏誅》:「於是權姦既去,新政如旭日初升,群賢並進,內外協力,宏濟艱難,遂啟中興之治。」也作「旭日東升」。
有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得寵、受寵。《北齊書.卷九.後主穆后傳》:「欽道伏誅,黃花因此入宮,有幸於後主。」
伏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伏誅、受刑
范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順陽(今河南省淅川縣東南)人。善屬文,能隸書,曉音律。始為尚書吏部郎,左遷宣城太守,不得志。後與魯國孔熙先謀逆,伏誅。著有《後漢書》,為四史之一。
師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可以效法或引以為戒的人和事。《穀梁傳.僖公三十二年》:「晉侯重耳卒。」晉.范甯.集解:「師資辯說,日用之常義。」《後漢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廉范》:「以為漢等皆已伏誅,不勝師資之情,罪當萬坐。」
流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罪犯放逐到偏遠處。《漢書.卷二六.天文志》:「八月丁巳,悉復蠲除之,賀良及黨與皆伏誅流放。」
不入時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可崇黃老與儒家讖緯之說,詐造《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假託得赤精子真傳,因語涉朝政,成帝時遭彈劾伏誅,弟子仍密傳其道。哀帝時夏賀良建言改元易號,以續漢祚。後帝覺其言無驗,視其執左道、亂朝政、誣君罔上,下令誅之。 (2) 增益漏刻:增加漏箭上顯示時刻的刻度,由晝夜一百刻增為一百二十刻。漏刻,古代計時的器具。漏,指盛水的銅壺;刻,音ㄎㄜˋ,指刻有度數的箭。以銅壺盛水,底穿一小孔,水漸漏則壺中漏箭上的刻度就漸次顯露,據以測知時刻。
引咎責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承認過失並自我責備。《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後壹姦罪發露伏誅,權引咎責躬,乃使中書郎袁禮告謝諸大將,因問時事所當損益。」《舊五代史.卷一一八.周書.世宗本紀五》:「雖古人有引咎責躬,因災致懼,亦無以過此也。」也作「引咎自責」。
瓜蔓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永樂時,建文遺臣景清欲謀刺成祖為惠帝報仇,事敗、伏誅。後成祖抄檢其鄉,凡跟景清有任何輾轉相繫關係的都受到株連,稱為「瓜蔓抄」。典出《明史.卷一四一.景清傳》。後指專制統治者對臣民的殘酷誅戮,殃及無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