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031 ms
共 124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類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差不多,大致相似,或部分相等但非全等。如:「只要能切實抓住重點,所有類似的問題都能迎刃而解。」漢.王充《論衡.說日》:「月一旦夜行二萬六千里,與晨鳧飛,相類似也。」
|
相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像。《易經.繫辭上》:「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紅樓夢》第七○回:「送了一卷東西與寶玉,拆開看時,卻是一色老油竹紙上臨的鍾王蠅頭小楷,字跡且與自己十分相似。」
|
似懂非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理解又好像不明白。如:「聽了長輩這番深奧的大道理,他似懂非懂的點點頭。」
|
貌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外表很像。如:「有些貌似弱不禁風的人,但身體卻硬朗得很呢!」
|
相似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意義相近或相同,即稱這些詞互為相似詞。如「烈士」與「義士」、「英雄」與「英豪」、「漂亮」與「美麗」。
|
如花似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花和玉般的美好。比喻女子姿容絕美。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三折:「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娘子,和我那孩兒四目相窺,各有春心之意。」《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徽州府休寧縣蓀田鄉姚氏有一女,名喚滴珠。年方十六,生得如花似玉,美冠一方。」也作「如花似月」、「似玉如花」。
|
疑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似是似非之間。唐.崔顥〈結定襄郡獄效陶體〉詩:「我來折此獄,五聽辨疑似。」宋.蘇軾〈上皇帝書〉:「夫人言雖未必皆然,而疑似則有以致謗。」
|
如狼似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比喻威武勇猛。《水滸傳》第七八回:「如今放著這一班好弟兄,如狼似虎的人,那十節度已是背時的人了,兄長何足懼哉!」也作「如狼如虎」。
2.比喻極為凶暴殘忍。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如今監收媳婦,公人如狼似虎,相公又生嗔發怒。」《儒林外史》第三回:「一聲吩咐過了,兩傍走過幾個如狼似虎的公人,把那童生叉著膊子,一路跟頭,叉到大門外。」
3.比喻動作迅速猛急。《精忠岳傳》第一三回:「見了這些酒餚,也不聽他們談天說地,好似渴龍見水,如狼似虎的吃個精光,方纔住手。」
|
如幻似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是夢幻,又好似真實的。比喻飄忽不定、無法看清真相。如:「置身在那燈紅酒綠的繁華世界裡,人往往覺得如幻似真,不知方向。」
|
如花似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像花朵、錦緞那般耀眼華麗。比喻衣著華麗。《二十載繁華夢》第三回:「那香屏自從嫁了周庸祐,早卸了孝服,換得渾身如花似錦。」亦比喻風景或前程美好、光明。如:「在此如花似錦的春日裡,何不結伴出外踏青?」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