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18.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丫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使女
女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詩歌中常以菟絲和女蘿纏繞,比喻夫妻或情人的關係。《文選.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與君為新婚,菟絲附女蘿。」唐.李白〈白頭吟〉:「誰使女蘿枝,而來強縈抱?」
晨鐘暮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暮鼓晨鐘」。見「暮鼓晨鐘」條。01.宋.孫吳會〈摸魚兒.八窗空〉詞:「但目斷、煙蕪莽蒼連平楚。晨鐘暮鼓。」02.清.平步青《霞外攟屑.卷八下.宋荔裳廉使女》:「晨鐘暮鼓流光易,荏苒今年三十二。」 
丫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女孩頭上常梳丫形髮髻,因而稱女孩為「丫頭」。如:「黃毛丫頭」。唐.劉禹錫〈寄贈小樊〉詩:「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
2.婢女。《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日前見歙縣汪汝鸞家有個丫頭,時常到溪邊洗東西。」《紅樓夢》第四回:「因那日買了一個丫頭,不想是拐子拐來賣的。」
3.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或長輩對關係非常親密的女孩的暱稱。如:「丫頭,爺爺奶奶很想你,有空回來走走。」
甘之若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甘之如飴」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念復吳讎,非一旦也。苦身勞心,夜以接日。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愁心苦志,懸膽於戶,出入嘗之,不絕於口。中夜潛泣,泣而復嘯。越王曰:「吳王好服之離體,吾欲采葛,使女工織細布,獻之以求吳王之心,於子何如?」群臣曰:「善。」乃使國中男女入山采葛,以作黃絲之布。欲獻之,未及遣使,吳王聞越王盡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綵,雖有五臺之游,未嘗一日登翫。吾欲因而賜之以書,增之以封:東至於勾、甬,西至於檇李,南至於姑末,北至於平原,縱橫八百餘里。越王乃使大夫種賫葛布十萬,甘蜜九欓,文笥七枚,狐皮五雙,晉...
杷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爬行。唐.韓愈〈月蝕詩效玉川子作〉詩:「徑圓千里納女腹,何處養女百醜形。杷沙腳手鈍,誰使女解緣青冥。」也作「扒沙」、「爬沙」。
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擁有主權的人。《三國演義》第五六回:「今日皇叔做了東吳女婿,便是魯肅主人,如何敢坐?」《儒林外史》第五回:「便是管事的管家、家人、媳婦、丫鬟、使女黑壓壓的幾十個人,都來磕了主人、主母的頭。」
女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以通鬼神,為人祈福消災、占卜等為職業的女子。《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術,常使女巫擊鼓降神於軍中。」《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小的每本是汴梁一個女巫。靖康之亂,有宮女婢逃出民間,見了小的們,誤認做了柔福娘娘。」也稱為「巫婆」。
甘如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甘之如飴」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越王念復吳讎,非一旦也。苦身勞心,夜以接日。目臥則攻之以蓼,足寒則漬之以水。冬常抱冰,夏還握火。愁心苦志,懸膽於戶,出入嘗之,不絕於口。中夜潛泣,泣而復嘯。越王曰:「吳王好服之離體,吾欲采葛,使女工織細布,獻之以求吳王之心,於子何如?」群臣曰:「善。」乃使國中男女入山采葛,以作黃絲之布。欲獻之,未及遣使,吳王聞越王盡心自守,食不重味,衣不重綵,雖有五臺之游,未嘗一日登翫。吾欲因而賜之以書,增之以封:東至於勾、甬,西至於檇李,南至於姑末,北至於平原,縱橫八百餘里。越王乃使大夫種賫葛布十萬,甘蜜九欓,文笥七枚,狐皮五雙,晉...
降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迎神,請神明來臨。《文選.孔融.薦禰衡表》:「惟嶽降神,異人並出。」《三國演義》第一三回:「李傕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術,常使女巫擊鼓,降神於軍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