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胄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子,或指卿大夫的子弟。《書經.舜典》:「命汝典樂,教胄子。」漢.孔安國.傳:「謂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後用於指太學生。《新唐書.卷四四.選舉志上》:「古者設太學,教胄子,雖年穀不登,兵革或動,而俎豆之事不廢。」唐.杜甫〈折檻行〉:「青襟胄子困泥塗,白馬將軍若雷電。」
衣冠濟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衣冠楚楚」。見「衣冠楚楚」條。01.宋.曾鞏〈和孔教授〉詩:「几案有塵書檄簡,里閭無事稻糧豐。衣冠濟濟歸儒學,俎豆詵詵得古風。」02.《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八回:「各人分著幫,擺設了豬羊祭筵,衣冠濟濟的,在那裡伺候。」 
細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見識淺陋、器量狹小的人。《莊子.庚桑楚》:「今以畏壘之細民,而竊竊焉欲俎豆予于賢人之閒。」
文武之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周文王、周武王二王治國策略,後用指寬嚴互濟的治國之道。《禮記.雜記下》:「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晉書.卷六五.王導傳》:「誠宜經綸稽古,建明學業,以訓後生,漸之教義,使文武之道墜而復興,俎豆之儀幽而更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碰觸。唐.韓愈、劉師服、侯喜、軒轅彌明〈石鼎聯句〉:「豈比俎豆古,不為手所撜。」
校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職官名。舊時掌管學校的官員。《漢書.卷七六.韓延壽傳》:「延壽於是令文學校官諸生皮弁執俎豆,為吏民行喪嫁娶禮。」
帷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車子的簾幕與布蓋。《管子.事語》:「秦奢教我曰:『帷蓋不修,衣服不眾,則女事不泰,俎豆之禮不致牲。』」漢.枚乘〈七發〉:「其少進也,浩浩溰溰,如素車白馬帷蓋之張。」
占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仰視而拜,指拜禮的威儀。《後漢書.卷三三.虞延傳》:「延進止從容,占拜可觀,其陵樹株櫱,皆諳其數,俎豆犧牲,頗曉其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