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23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才晚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器晚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器晚成」一語出於今本《老子》第四十一章,在這一章中,提到「道」的境界不易知、不易行,所以一般俗士聽到「道」,就大笑起來,就是因為它難以捉摸。為了解釋「道」,老子用「大方」、「大器」、「大音」、「大象」來作比喻。這些都是「道」的象徵。「道」是什麼?它就像最圓融的空間,根本不是人為角度所能衡量;它也像最貴重的器物,需要長時間製作,所以修道之人需要長時間的修練;它也像天籟般的聲音一樣,不是言語或樂器所能表現的;它也可以說是無形,不是人力所能覺察的。後來就從這裡演變出「大器晚成」這句成語,用來比喻卓越的人才,往往成就較晚。這是根據後世傳本的《老子》演變而...
逋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逃亡的人。後指避世的隱者。漢.孔融〈北山移文〉:「請迴俗士駕,為君謝逋客。」唐.皇甫曾〈送陸鴻漸山人採茶回〉詩:「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
辯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智敏捷,巧言狡黠。《國語.晉語九》:「伎藝畢給則賢,巧文辯惠則賢,彊毅果敢則賢。」《韓非子.揚搉》:「矜而好能,下之所欺;辯惠好生,下因其材。」漢.王充《論衡.定賢》:「俗士以辯惠之能,據官爵之尊,望顯盛之寵,遂專為賢之名。」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