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450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考終正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壽終正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壽」指年紀很大,「壽終」本是指高壽而死,如《舊唐書.卷一九二.隱逸列傳.李元愷》:「元愷年八十餘,壽終。」後來泛稱壽命結束。「正寢」原作「路寢」,是古時君王、諸侯辦公的地方,《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記載:「路寢者何?正寢也。」後來則泛指住宅的正室。因舊時男子死後停靈於屋內正室之中,故稱為「壽終正寢」。若為女子享盡天年,在家中自然死亡,則稱為「壽終內寢」,「內」是古時婦女所居住的內室。後來「壽終正寢」也引申用來比喻事物的消亡。
正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居室的正屋。《紅樓夢》第一一○回:「擇了吉時成殮,停靈正寢。」
開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喪家擇期接受弔唁。《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紅樓夢》第一三回:「擇準停靈七七四十九日,三日後開喪送訃聞。」也作「開弔」。
停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死後,已斂而停靈不葬。《三國演義》第五七回:「周瑜停喪於巴丘。」
渴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禮稱死者停靈之期未滿而急葬的情況為「渴葬」。《公羊傳.隱公三年》:「不及時而日,渴葬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