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封土為大社。為天子祭神的地方。《書經.泰誓上》:「類于上帝,宜于土。」《詩經.大雅.綿》:「迺立土,戎醜攸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眾多屍骸埋葬在一起的大。《宋史.卷四○一.劉爚傳》:「都大坑冶耿某閔遺骸暴露,議用浮屠法葬之水火,爚貽書曰:『使死者有知,禍亦慘矣。』請擇高阜為叢以葬。」宋.蘇軾〈富鄭公神道碑〉:「流民死者為大葬之,謂之叢。」
2.墳叢聚亂葬的地方。如:「走了數里路,仍然不見人影,觸目所及,僅止高阜上一片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嫡長子。《國語.晉語三》:「十四年,君之嗣其替乎?其數告於民矣。」《文選.范曄.後漢書皇后紀論》:「終於五子作亂,嗣遘屯。」也稱為「息」、「子」。
古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出土的古籍或其上的文字。晉武帝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所得數十車竹書,皆先秦科斗文,共計七十五篇,稱為「汲古文」。見《晉書.卷三九.荀勖傳及卷五十一.束晳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晉武帝時,汲郡人不準在一座戰國古墓中發現了大批竹簡,由地方官府上表解送京師洛陽,經朝廷派專人整理、編次,藏於祕府,其後得以流傳於世。
  關於汲書出土的時間,約有3種說法:(1)咸寧5年(西元279年),見於〔晉書卷3.武帝紀〕。太康元年(西元280年),見衛恒〔四體書勢〕、王隱〔晉書束皙傳〕。太康2年(西元281年),見荀勗〔穆天子傳序〕、唐修〔晉書卷51.束皙傳〕。後世對此三說皆有論辯,然說法不一。
  汲究為何者之墳,歷來亦多爭論。〔束皙傳〕云:「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盜發魏襄王墓,或言安釐王,得竹書數十車。」並未確定主為誰。朱希祖〔汲家書考〕云:「蓋所謂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發掘墳墓。《後漢書.卷六五.段熲傳》:「發露尸,禍及生死,上天震怒,假手行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嫡長子。《新唐書.卷二○四.方技傳.桑道茂傳》:「君位止此,而息位宰相,次息亦大鎮,子孫百世。」也稱為「子」、「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埋葬廢筆的墳墓。唐.裴說〈懷素臺歌〉:「杜甫李白與懷素,文星酒星草書星。永州東郭有奇怪,筆墨池遺跡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墳墓。《西京雜記》卷六:「國內藏,一皆發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北平陶然亭西,為清御史張盛藻於咸豐間所築,以葬其寵姬的墓。一說為曲妓蒨雲葬此,又或誤為香妃墓。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