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討論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方式。 (二)情意方面1.討論提供學習者滿足表達和互動的人際需求,無形中增加學習動機。2.增加團體凝聚力和歸屬感。3.了解彼此間信念價值的不同,增進自我了解。 (三)技能方面1.發展批判思考技巧2.培養民主參與的技巧 類型討論教學法的種類或類型很多,包括以下幾種:團體討論、小組討論、腦力激盪、角色扮演、辯論式討論、對話式討論、座談會等。一般而言,在班級團體情境中,團體討論、小組討論是最常被使用的討論法。(林朝鳳,1996;施立菁,2003) 影響因素1.人數多寡,約以五至八人最為理想。2.座位安排,以圍成圓圈,彼此能看...
經驗學習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ial Learning Cycle;ELC 參考資料陳雅惠著。運用探索教育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班級凝聚力之行動研究,2012年,頁19-20,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
競值架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明競值架構的四個象限:人際關係模式:位在左上方象限(內部、彈性),強調信任與歸屬感,目標為:參與、凝聚力、士氣、溝通。開放系統模式:位在右上方象限(外部、彈性),注重適應性,目標為:革新、適應、成長、外部環境支持、資源獲取、彈性功能與創造性。理性目標模式:位在右下方象限(外部、控制),任務功能取向,目標為:規劃、指示、目的釐清、生產、效率、完成任務、重視預期性。內部歷程模式:位在左下方象限(內部、控制),強調穩定、控制,目標為:資訊管理、文件檔案、穩定性、例行性、連續性、內部控制、重視預期性。  從中我們可以發現,競值...
社會資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資本(social captial)係指在社會結構中,由成員的價值觀、信任、情感與規範所建立的關係網路,這種社會網路資源有利於增進社會凝聚力,並策進經濟與永續發展。目錄1 解釋2 起源3 分類4 代表人物5 中英文關鍵字6 參考書目: 解釋社會資本的「資本」一詞 ,原為經濟學名詞,就其字義而言,具有「可產生更多財富的累積資產」,在工業社會中,資本常常是指一種有形的資本,例如,勞力資本、土地資本、設備資本等,為經濟運作重要的基礎,他能創造更多的財富。隨著社會發展朝向開放與多元,人際關係網絡趨向複雜,這種關係的建立已經成...
全方位價值契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Full Value Contract;FVC 參考資料陳雅惠著。運用探索教育提升國小五年級學生班級凝聚力之行動研究,2012年,頁22,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學位論文。
團體輔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限制團體輔導可能會因為成員的個人特質而妨礙團體進行;或是團體同質性、易性質過大,不利團體創造、產生凝聚力;而成員也會因為團體中因為在自我表陸產生壓力;當成員將團體外的角色帶入團體內時,也是影響團體進行;另外因為領導者和成員的一對多的關係,而可能造成領導者無法照顧到每一個團原,因此無法滿足成員需求。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團體輔導英文關鍵字:Group Guidance 參考資料註1. 吳武典、洪有義、張德聰(2010,二版)。團體輔導 (頁4~12)。臺北市:心理出版。
向心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成員環繞某一組織或中心的凝聚力量。如:「這次活動的目的是加強黨員的向心力。」
探索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探索教育訓練課程也收到相當好的迴響,讓員工受訓後能夠有所改變,對於組織能夠更願意付出與投入,強化組織凝聚力和帶動組織的進步與創新。基本上探索教育會安排一系列活動學習,從暖身、建立信任活動、問題分析與解決、初級和高級繩索課程,到攀岩、溯溪、登山等課程。讓學生從多種體驗活動中進行自我省思,進而學習到如何突破障礙和有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探索教育具有更深層的教育意涵,它可以擴大學生的學習視野,讓學生不只有書本學習、室內學習而已。探索教育的價值如下:1. 透過戶外學習,習得生活知能2. 落實體驗學習,創造高峰經驗3. 運用團隊學習...
內聚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一物質內部分子間的相互吸引力。例如空中的水滴會因內聚力而呈球狀。
團體轉換階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情緒希望經驗。4. 團體目標共識形成,成員更願意共同努力朝項團體目標級分享。5. 團體出現其風格及凝聚力,團體整體感、道德、信任、及團結力都增加。 領導者任務1. 自我調適及與協同領導者的溝通並接受督導。2. 提醒成員,認識此階段現象。3. 真誠的對面及自我開放。4. 鼓勵成員漸近、自由的參與團體,引導成員以團體回饋的方式協助成員了解並學習真誠回饋。5. 以同理心、支持態度、面對成員焦慮,並以催化的溝禿通技巧協助成員表達其想法及情緒。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團體轉換、暴風期、規範期英文關鍵字:storming stag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