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5.98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平面低陷進去。與「凸」相對。如:「凹地」、「凹透鏡」、「凹凸不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築牆或建築用的木夾板。如:「版築」。
印刷時用的印板,上面刻有文字或圖形。如:「版畫」、「雕版」、「鉛版」、「活字版」、「照相版」。
泛指書籍等印刷品或影音圖像。如:「版權」、「出版」、「盜版光碟」。
印刷品印行的次數。如:「版次」、「初版」、「再版」。
報紙或雜誌的版面。如:「頭版」、「財經版」、「社會版」、「藝文版」。
量詞:A>計算報刊頁面的單位。如:「今天的報紙共有十六版。」B>計算出版品印行次數的單位。如:「這本書已出至十二版。」
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鏤刻或腐蝕的方法,在銅版、鋅版、木版、石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腐蝕,再塗上油墨或水性顏料,以紙或布拓印出來的圖畫。有孔版畫、凸版畫、凹版畫及平版畫等四種基本類型。也作「板畫」。
版畫教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這有兩個好處:一是容易做,而且效果明顯;其次凸版製作和小學教育中強調的傳統木板較能銜接,至於複雜凹版、平板、孔、石板或拼貼技巧也融合到教學中,因始製作方式可有許多變化。期間亦可安插絹印、石膏板、紙漿版的作法,在套色時以水性顏料為主。儘管素材和做法是多樣的,但是版畫的基本概念仍不可丟失,替代性的簡易素材有時會使版畫失去應有的質感,因此在教學中我通常會讓學生以同一個版製最少二到三張。如果是課後學生用刻印工具做出自己構思的作品,就不限定印量,最好印個十來張,在課堂上因為製作時有時間上的限制,因此至少也都會印出兩三張;但若是...
印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運用照相及分色技巧,把文字、圖畫等原稿製成印版,加上油墨壓印,並可連續印出的技術。依版式分為凸版、平版、凹版及網版等四種印刷方式。也稱為「刷印」。
照相製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類比時代的製版方法。先利用攝影技術,將設計原稿或大樣攝製下來,再在另一個經過特殊處理的膠版上刻出,最後上機印製。由於凸版、平版、凹版及黑白稿、彩色稿等均可使用,且各有其不同的特性,製作過程除以上基本程序外,差異很大。
板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初以鏡板為作畫材料,今改以鏤刻或腐蝕的方法,於銅版、木版、石版等版面上雕刻或腐蝕,再塗上油墨或水性顏料,以紙或布拓印出來的圖畫。有孔版畫、凸版畫、凹版畫及平版畫四種基本類型。也作「版畫」。
平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印刷版式之一。版面附著油墨部分,與其他部分差不多一樣平,稱為「平版」。平版又可概分為平面版、平凹版及平凸版。通常是用鋁或鋅片所製成。
壓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印刷方式。先依圖案製作凹版及略小的凸版,然後將材料夾在兩塊版的中間,上下加壓,便可將版上的花紋印在加壓的材料上。
磨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研磨後刻劃,如金屬凹版技巧中的磨刻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