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1.4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微言大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微的言論,切要的義理。語本漢.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及夫子沒而微言絕,七十子終而大義乖。」也作「微言精義」。
指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正教導。《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先生大才,又是尊府白眉,今日幸會,一切要求指教。」《紅樓夢》第六三回:「如今遇見姐姐,真是天緣巧合,求姐姐指教。」
要言不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言簡意賅反義:拖泥帶水,長篇大論,連篇累牘,絮絮叨叨辨似: 「要言不煩」及「言簡意賅」都有言辭精要的意思。 「要言不煩」側重於簡明切要;「言簡意賅」則側重於簡明完備。 要言不煩 言簡意賅 辨似例句 ○ ㄨ 講電話時請~,節省通話時間。 ㄨ ○ 這個道理如此複雜,他竟然可以~,確實是不容易。
拖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言詞繁瑣,不切要旨。清.朱彞尊〈夢粱錄跋〉:「嫌其用筆拖沓,不知所裁,未若泗水潛夫武林舊事之簡而要也。」
請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懇切要求。[例]澈底覺悟的他,請求父母親再給他一次自新的機會
急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緊急迫切。《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定還有些傷天害理的勾當作出來,因急切要救安公子,且不能兼顧到此。」
除暴安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去殘暴之徒,安撫善良百姓。《鏡花緣》第六○回:「俺聞劍客行為莫不至公無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惡報;至除暴安良,尤為切要。」
鮮廉寡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況,就派司馬相如去責備唐蒙,發布了一份文告(喻巴蜀檄〉,告訴巴蜀人民唐蒙的舉動皆非皇上本意,並且懇切要求巴蜀官民了解和支持皇上開發西南夷的行動。檄文中提到:被徵召行役的人,有的自相殘殺,有的逃跑,這不是為臣者的節操。但這不全是應徵者的罪過,而是「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不謹也;寡廉鮮恥,而俗不長厚也」。其意思是說父兄們平常沒有嚴格教育,也沒有給子弟樹立表率,才會讓人們缺少清廉、知恥的美德,而不知羞恥,世風當然也就不淳厚了。後來文告原文中的「寡廉鮮恥」被摘出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不知羞恥。
幸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榮幸地會面。《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今日幸會,一切要求指教。」
反正撥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自然現象。孔子作此書,開私人修史之先,但並不純為紀載史事,而是將個人褒貶巧妙地寄託於遺詞用字間,以切要的言論呈顯對政治及社會問題的看法。春秋時代,各國分立,攻伐與征戰從未停止,孔子藉《春秋》強烈表達他對周王室的尊奉,以及大一統的主張,所以春秋三傳之一的《公羊傳》中便有一段話:「君子曷為為《春秋》?撥亂世,反諸正,莫近諸《春秋》。」意思是說:孔子作《春秋》,為的是扭轉亂世,使政治社會回歸於正道,就此來看,沒有比《春秋》更能切合義理的了。後來「撥亂反正」被用來指扭轉亂象,歸於正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