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08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套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劇曲或散曲中,聯合同一宮調或管色相同之數曲為一首尾完整,同叶一韻的曲。因其成套而可數,故稱為「套數」。也稱為「套曲」、「散套」。
散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劇曲而言,凡無科白而只供清唱的,稱為「散曲」。盛於元代,又分小令與散套二種。
么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散曲或劇曲中,曲牌相同的曲子,可以連用;下一支曲牌與上一支相同的,北曲中稱為「么篇」,南曲中稱為「前腔」。一說么為後的簡寫,么篇即後篇。
板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統劇曲中的節拍。在每一小節中以鼓板敲擊的強拍為「板」;以簽敲鼓按拍的次強拍和弱拍為「眼」。《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他說完了這段科白,又按著板眼拍那個鼓。」
才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宋元時稱編寫劇曲、話本的人。元.無名氏《藍采和》第一折:「俺路歧每怎敢自專,這的是才人書會剗新編。」
繡襦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奇名。明薛近兗撰,一說徐霖撰。本元雜劇《曲江池》增飾而成,演鄭元和、李亞仙故事,事出唐白行簡《李娃傳》;因元和落魄時,亞仙以繡襦擁之而歸,故稱為《繡襦記》。
轉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宋代的歌舞。表演形式由宋代說唱技藝發展而來,以一詩一詞歌詠一事或分詠多事,邊歌邊舞,演前有勾隊詞,後有放隊詞。為元代劇曲的先導。也稱為「傳踏」。
十三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黃、鼓詞等戲劇曲藝中的韻腳。共分為中東、人辰、衣期、言前、懷來、江陽、梭波、遙迢、麻沙、由求、姑蘇、灰堆、乜邪等十三部。
黑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劇曲中的花臉角色。原指扮包公者,以唱功為主,並鉤黑臉,後泛稱戲劇中扮演淨角的大花臉。
傳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宋代的歌舞。由宋代說唱技藝發展而來。以一詩一詞歌詠一事或分詠多事,邊歌邊舞。是元代劇曲的先導。也稱為「轉踏」。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