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0.0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四不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做事不合法則或器物不成式樣。[例]他因為不用心,而將勞作做得四不像。
服務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類似第一種,以學習目標為主,服務成果不重要。傳統的志工服務、社會服務或目前台灣進行的公共服務課程及勞作服務,類似第二、三種,以服務成果為主,學習目標不重要,或者兩者沒有關聯。而真正的服務學習應是第四種,服務與學習目標同等重要,且對服務者與被服務者雙方目標完成互有加強效果,故服務學習應是:「一種經驗教育的模式,透過有計劃安排的社會服務活動 (Community Service) 與結構化設計的反思過程 (Reflection),以完成被服務者的目標需求,並促進服務者的學習與發展。反思(Reflection)與互惠(Rec...
宜蘭國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培養及身心健康之訓練,並授以生活必需之基本知識技能。學童在升學競爭與國語文教育方面均有優異表現,並將勞作科改為刺繡,成為本校此一時期特色課程。民國57年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同年8月1日本校更名為「宜蘭縣宜蘭市女子國民小學」。並奉上級核定成立「台灣省立花蓮師範專科學校進修部宜蘭分班」(民64),擔任「輔導活動示範學校」(民67)、「健康教育實驗示範學校」(民74)、「學生視力保健推廣示範學校」(民77)以及「道德與健康課程實驗學校」(民80)。民國80年8月1日成立創校以來首次男女兼收的「資優類桌球體育班」。此時期在教學...
嚴重情緒障礙兒童的輔導方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朋友尋找到樂趣,自然就不再鬧情緒了。 三、工作治療 (work therapy)例如玩積木、剪貼或作勞作等,依兒童個人喜好而定,兒童在工作中得到快樂,自然可以紓解情緒。 四、團體治療 (group therapy)最主要是針對較孤僻或社會行為較差的兒童,可以安排幾位社會行為較好的同儕和他一起玩或作功課。因為孤僻行為通常是由不好的人際經驗所引起的,因此若能給一些好的經驗,那麼他們將會再走入人群。 五、態度治療 (attitude therapy)這是針對兒童的照顧者而言,因為兒童的情緒困擾有許多是因為不當的管教所引起的,所...
沉浸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擇的書籍,反應了他對於喜愛主題的相關資訊,所做的內部統整。沉浸式的學習者可能會說:「這是一項『愛』的勞作。似乎我所『選擇』的每件事情,都與我的領域直接相關。」正如作家勤記札記、藝術家勤作素描,沉浸式的學習者自己把所學的教材,做了深入的統整。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沉浸式英文關鍵字:immersed 參考資料黃光雄、楊龍立著。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2000年初版,頁276-277,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南開科技大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多樣化社團活動,建立「學生社團護照」制度。推動「學生發展全方位輔導專案」,提供全面性的服務。實施「勞作教育」培養勤勞及生活習慣。透過學生「缺曠獎懲預警」、「改過遷善」措施,輔導學生積極向學。重視學生校內醫療服務,洽請地方醫院輪派醫師到校,每週三天實施午間諮詢門診。結合社區輔導資源與專業輔導機構,主動提供心輔諮商服務。提供學生宿舍及專車服務,方便學生安心求學。重點特色發展--銀髮族福祉科技與照顧服務成立「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整合工程、電資、商管及通識領域規劃「高齡人因科技開發」、「福祉車輛設計」、 「智慧型控制系...
紀伯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認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臨別贈言的方式,論述愛與美、生與死、婚姻與家庭、勞作與安樂、法律與自由、理智與熱情、善惡與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會問題,充滿比喻和哲理,具有東方色彩。紀伯倫並自繪充滿浪漫情調和深刻寓意的插圖。他不僅在阿拉伯語創作上取得可觀的成就,還用英文寫下數部傳世佳作,傳遍西方和東方。 評價《先知》是紀伯倫巔峰之作,一經出版就轟動了全世界,譯文多達五十幾種語言,歐美評論家將它與泰戈爾的《吉檀迦利》相提並論,稱之為「東方最美妙的聲音」。它超越時空、國界的限制,展現人類共同的情感,滿足不同...
椎牛饗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殺牛犒賞軍士。指慰勞作戰軍士。《後漢書.卷一八.吳漢傳》:「漢乃勃然裹創而起,椎牛饗士……于是軍士激怒,人倍其氣。」元.無名氏《百花亭》第四折:「如今西涼平定,軍中舊例,合該椎牛饗士,做個慶賞的筵席。」
美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小教學科目之一。內容包括工作、美術、勞作等。教導學生體認勞動的樂趣,與分工合作、服務互助的意義,並利用自然界或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加以改造美化,以培養學生手腦並用、創造的能力。
兒童美術教育與環境保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同的教法3 三、廢物的多元化作用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是廢物利用,不是再生垃圾利用資源垃圾做勞作時,老師必須很費心地指導,同時也要讓小朋友了解到環保的重要性,不然就會成為第二次的垃圾汙染,讓他們製造出更多的廢物來扔掉。美式課是要與整個環境結合,而不只是單純地上美勞,所以要讓小朋友思考。 二、不同年級的小朋友有不同的教法低年級比較容易帶,可以用說故事的方式讓他們進入情況,但是他們都單純的必須多分些時間帶領他們做些聯想,否則他們在做美勞時往往做完了就算了,而且他們的喜好很分明,必須以遊戲和故事的方式去引起他們的興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