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1.80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血氣方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鬥勇,為人戒之。」 02.清.朱素臣《十五貫.上卷》:「少覓蠅頭利,聊資甕底春,我方剛血氣不憚多勞頓。」
大驚小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元.楊顯之《瀟湘秋雨》第四折:「興兒,我一路上鞍馬勞頓,我權且歇息,休要著人大驚小怪的,若驚覺老夫睡呵,我只打你。」
腹背受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美名。劉裕就算取得關中,遠離本土,難於固守。劉裕不能固守,最終會是我們的囊中之物。所以現在不用兵馬勞頓,就能坐觀成敗,讓兩虎相鬥而我們坐收長遠之利,這才是最好的策略。」但是大臣們還是認為:「劉裕如果真的西入函谷關,就會進退無路,腹背受敵,這應當不是他的目的;而且萬一劉裕上岸北侵,姚泓的兵馬絕對不會出函谷關來援助我們,那時我們就糟了。劉裕揚言西行,其實是想北進來偷襲我們。」最後明元帝還是採納大家的意見,派兵阻攔劉裕,結果被打敗,這時才悔恨沒有用崔浩的策略。後來「腹背受敵」被用來形容前、後都受到敵人的攻擊。
僕僕風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秦嘉〈贈婦〉詩三首。〈與妻書〉一文裡提到「當涉遠路,趨走風塵。」寫的是:出差的路途遙遠,一路上必然勞頓地趨走在風沙塵土中。 「僕僕」則是出自宋朝高斯得〈經筵進講故事〉。文中指出近年來,士大夫汲汲於爵祿名位的追求 形成一種風氣,廉恥道德為之淪喪。也因為這樣,使得近來負監督糾彈諫諍之責的臺諫官員,「既往後來,僕僕道路」,也就是往返奔波,旅途勞頓。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用成「風塵僕僕」,用來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勞累。
安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安歇、休息。《三國演義》第五三回:「今日全勝,吳兵遠遁,將軍何不卸甲安息?」《老殘遊記》第六回:「旱路勞頓,天時不早了,安息罷!」
披星帶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一語,後來「披星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而備極勞累;亦比喻辛勤勞頓
戴月披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月」一語,後來「披星戴月」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早出晚歸或連夜趕路而備極勞累;亦比喻辛勤勞頓
勞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忙碌、勞頓、勞累
勞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忙碌、勞頓、勞碌、勞苦、辛苦
投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往住宿。[例]經過一天的旅途勞頓,他們一下車就投宿飯店休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