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60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胡作非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作非為」原作「慣作非為」。張瓘(?∼西元950),五代時同州車渡村人,張承業姪子。張承業事後唐莊宗,甚得寵信,於是張瓘前去投靠他,亦受到莊宗重用,被任為麟州刺史。張承業治家甚嚴,有一個任磁州副使的姪子犯了殺人罪,他毫不包庇,立刻加以捕捉處死。張承業知道張瓘年少時曾誤入歧途,跟隨劉開道作賊,於是勸誡他:「你年輕的時候不顧法紀,任意妄為,今日必須痛改前非。如果你不肯改過向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後來「胡作非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顧法紀或不講道理的任意妄為。
訓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勸誡。如:「他決定聽從母親的訓誡,改過自新。」
寡不敵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周厲王施行暴政,禁止人民議論毀謗朝廷,並且任用虢(ㄍㄨㄛˊ)長父和榮夷公,但這兩人只知獨占利益作威作福,臣子芮(ㄖㄨㄟˋ)伯良夫認為這樣一來將會為國家招來大災難,於是上書勸誡周厲王。強調身為一國之君有責任為人民除禍害,作人民的榜樣,否則將招致人民的仇視和怨恨,而且君王只有一個,是抵擋不了人數眾多的百姓,這時君王的處境就危險了。後來「寡不敵眾」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人少的抵擋不過人多勢眾的。
老大徒傷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紀大了才來徒自悔恨悲傷。勸誡青年把握時機,努力奮鬥。語出《樂府詩集.卷三○.相和歌辭五.古辭.長歌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後用於泛指人要愛惜光陰,把握現在。《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人生如白駒過隙,倘不及時行樂,則老大徒傷悲也。」
好言相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和善的語氣和言辭勸誡。《三國演義》第二回:「吾以好言相勸,何反怒耶?」
癱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肢體麻木綿軟,難以動彈。清.曾國藩〈勸誡營官四條〉:「洋煙癮發之人,涕洟交流,遍身癱軟。」
眾寡不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寡不敵眾」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周厲王施行暴政,禁止人民議論毀謗朝廷,並且任用虢(ㄍㄨㄛˊ)長父和榮夷公,但這兩人只知獨占利益作威作福,臣子芮(ㄖㄨㄟˋ)伯良夫認為這樣一來將會為國家招來大災難,於是上書勸誡周厲王。強調身為一國之君有責任為人民除禍害,作人民的榜樣,否則將招致人民的仇視和怨恨,而且君王只有一個,是抵擋不了人數眾多的百姓,這時君王的處境就危險了。後來「寡不敵眾」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人少的抵擋不過人多勢眾的。
逆耳忠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誠勸誡的言語往往刺耳而不被接受。明.無名氏《四馬投唐.楔子》:「誰想此人不聽某之言,他久後悔之晚矣。我忠心主意要興兵,逆耳忠言不肯聽。」也作「忠言逆耳」。
以身試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 (5) 明慎:審慎明察。 (6) 職:所職司掌管的事物。 (7) 毋:不要、莫。表禁止或勸誡之意。
勸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勸誡教化世人。如:「勸世歌中多以忠孝節義勸誡世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