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22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光天化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三俠五義》第五七回:「如若是見過世面,必須在光天化日之中,瞻仰過包相爺升堂問事,那一番的威嚴令人可畏。」
入室操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漢書.卷三五.張曹鄭列傳.鄭玄》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也。……師事京兆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歷》、《九章筭術》。又從東郡張恭祖受《周官》、《禮記》、《左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以山東無足問者,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融。融門徒四百餘人,升堂進者五十餘生。融素驕貴,玄在門下,三年不得見,乃使高業弟子傳授於玄。玄日夜尋誦,未嘗怠倦。會融集諸生考論圖緯,聞玄善筭,乃召見於樓上,玄因從質諸疑義,問畢辭歸。融喟然謂門人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玄自游學,十餘年乃歸鄉里。家貧,客耕東萊,學徒相隨已數百千人。及黨事起,乃與同郡孫嵩等四十餘人俱被禁錮,遂隱修經業...
發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處理、處置。《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明日分付臨安府,量輕發落。」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折:「今日升堂坐起早衙,張千,有該僉押的文書將來我發落。」
蹈矩循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循規蹈矩」。見「循規蹈矩」條。01.元.黃溍〈代淛東憲使請立耶律文正公書院公牒〉:「凡升堂而入室,必蹈矩而循規。」02.明.沈受先《三元記》第二三齣:「積善存仁,蹈矩循規太古民。」 
屏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抑止呼吸,不能出聲。形容敬謹畏懼的樣子。《論語.鄉黨》:「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後漢書.卷七七.酷吏傳.陽球傳》:「球既誅甫,復欲以次表曹節等,乃敕中都官從事曰:『且先去大猾,當次案豪石。』權門聞之,莫不屏氣。」也作「屏息」。
藝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泛指六藝文章。《漢書.卷四四.淮南厲王劉長傳》:「時武帝方好藝文,以安屬為諸父。」《三國演義》第二三回:「叔質貞亮,英才卓躒;初涉藝文,升堂睹奧。」
盡瘁鞠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鞠躬盡瘁」之典源,提供參考。 1、「鞠躬」:《論語.鄉黨》1>入公門,鞠躬2>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門3>,行不履閾4>。過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升堂,鞠躬如也,屏氣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顏色,怡怡如也。沒階,趨進,翼如也。復其位,踧踖如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蜀.諸葛亮〈後出師表〉。 (2) 鞠躬︰彎腰行禮,此指恭敬謹慎的樣子。 (3) 中門:門的中央。 (4) 閾:音ㄩˋ,門檻。 2、「盡瘁」:《詩經.小雅.北山》1>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大夫不均,我從事獨賢。四牡彭彭,王事傍傍。嘉我未老,鮮我方將,旅力方剛,經營四方...
門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弟子、徒弟。《後漢書.卷三五.鄭玄傳》:「融門徒四百餘人,升堂進者五十餘生。」
縣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負責管理一縣的長官。《後漢書.卷七六.循吏傳.劉矩傳》:「民有爭訟,矩常引之於前,提耳訓告,以為忿恚可忍,縣官不可入,使歸更尋思。」《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縣官升堂,眾人把卜良帶到。」
水火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差役所用的紅黑色各半的木棍。因五行中黑色屬水,紅色屬火,故稱為「水火棍」。《水滸傳》第八回:「取了行李包裹,拏了水火棍,便來使臣房裡取了林冲,監押上路。」《儒林外史》第一九回:「交過五鼓,學道三炮升堂,超人手執水火棍,跟了一班軍牢夜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