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2.98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王昌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簡介3 評價4 著作 生平生約於公元698年,死於756年,是江寧人,字少伯,大家又叫他王江寧,是盛唐的著名詩人之一。 簡介於唐玄宗十五年(727年)成為進士,並為補校書郎,在玄宗二十二年,也就是(734年)進入中博學宏詞科,後來被調職去做汜水尉,其詩與高適及王之渙齊名,也同王維、李白互有交流,因為擅長寫邊塞詩的雄偉壯闊之景,及宮怨、閨怨和送別詩,因此又叫他詩家天子或叫他詩家夫子,擅長七絕詩,後遭貶至龍標,後來大家又叫他王龍標,直到玄宗四十五年因為動亂,安祿山起兵,於是他匆匆回到家鄉,卻在不久後遭刺史閭丘...
劉大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觀點4 評價 生平劉大櫆(1698-1779), 清‧桐城(安徽省桐城縣)人,字才甫,號海峰,為清代「桐城派」的代表人物。應鄉試,兩中副榜,未中舉人。後應博學宏詞試,為張廷玉所黜,以教書為業,直到老年,默抑以終。後應博學宏詞試,為張廷玉所黜,以教書為業,直到老年,默抑以終。劉大魁是清代桐城派「三祖」之一,是方苞的得意門生,也是姚鼐的老師。劉大櫆補充方苞的理論,認為「義理、書卷、經濟」是文章的材料和內容,而「神、氣、音節」是作...
博學宏辭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科舉考試制科。唐開元十九年開博學宏辭科,用來選拔學問淵博、文詞卓越的人。宋南渡後,亦設有此科。至清乾隆時,因避帝諱(乾隆名宏),改稱為「博學鴻辭科」。《文獻通考.卷三三.選舉考六》:「博學宏辭科:紹興三年立此科。凡十二題,制、誥、詔、表、露布、檄、箴、銘、記、贊、頌、序,於內雜出六題,分為三場,每場一古一今。試人先投所業三卷,朝廷降付學士院,考其能者召試。」也作「博學宏詞」、「博學宏詞科」。
陳維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流傳入宮中,受到皇帝贊賞,從此譽滿天下。康熙十八年(1679年),由大司馬宋公推荐給朝廷,召試博學宏詞,以《璇璣玉衡賦》中選,名列一等,授翰林院檢討,參予《明史》編纂工作。凡4年,因患頭痛,1782年卒於北京任上,終年57歲。 文學風格 陳維崧善詩文,尤擅長詞和駢文。其詞效法蘇軾、辛棄疾,雄渾奔放,寫詞1800餘首,為陽羡詞派領袖。與太倉吳偉業,無錫嚴繩孫、秦松齡、顧貞觀等結“慎交”詩社,與朱彝尊、顧貞觀並稱“詞家三絕”。其駢文秀麗無比,時人稱為清代駢文開山。其詩雄麗跌宕,後變為沉鬱。 著作 著作有《湖海樓集》...
楊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弘農華陰(今陝西)人,父慎矜,戶部侍郎。開元十八年登拔萃科,二十二年登博學宏詞科。歷仕永樂丞、監察御史、岳州刺史。善詩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