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而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滿足。學而不指勤奮好學,對學問沒有感到滿足的時候。《論語.述而》:「子曰:『默然而識,學而不,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宋.陸九淵〈與邵叔誼書〉:「雖其老於論道,亦曰學而不,啟助之益,需於後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惡俗世,脫離塵囂。南朝宋.鮑照〈白雲〉詩:「情高不戀俗,世樂尋仙。」
2.比喻去世、死亡。南朝宋.顏延之〈為張湘州祭虞帝文〉:「百歲世,萬里涉方。」
3.出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六:「如此沒用的老東西,也來世,死活纏人做甚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倦怠。《南史.卷四四.齊武帝諸子傳.竟陵文宣王子良傳》:「勸人為善,未嘗倦,以此終致盛名。」《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在日本耽擱了十來日,心裡有點倦了。」
貪求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圖獲得好處而無滿足之時。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四七.初真十戒》:「第七戒者,不得貪求無,積財不散,當行節儉,惠卹貧窮。」也作「貪求無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惡、不耐煩。《紅樓夢》第七二回:「老太太擺了幾日,煩了,就給了你們奶奶。」《文明小史》第五七回:「無奈沖天砲和他們混得有些煩了,就借省親為名,搭了輪船,廢然而返。」
食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於病患對自我形象的扭曲,或在心裡上產生障礙或鬱結,無法排解,故而排斥飲食的病症。病人會陷入節食──狂吃──嘔吐或腹瀉的惡性循環,引起腸胃代謝失常及身體和情緒上的失調、混亂、嚴重時足以致死。此症多發生於十八到二十五歲的年輕女性,或年老喪偶,失去親人、朋友的老人上,患者多半有抑鬱、社會疏離等心理問題。
百讀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宋.蘇軾〈送安惇秀才失解西歸〉詩:「舊書不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形容文章寫得好,百看不煩,耐人尋味。如:「《紅樓夢》是一本百讀不的古典小說。」
貪婪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求無度而不滿足。明.余繼登《典故紀聞》卷一四:「內官因有此家產,所以貪婪無,姦弊多端。」也作「貪得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靜的樣子。《詩經.小雅.湛露》:「夜飲,不醉無歸。」
2.茂盛的樣子。《詩經.周頌.載芟》:「其苗,綿綿其麃。」
3.露水重的樣子。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趁著這露華,對著這澄澄月下,驚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
4.暗淡、微弱的樣子。《漢書.卷七五.李尋傳》:「列星皆失色,如滅。」
5.虛弱生病的樣子。元.白樸《東牆記》第一折:「早是這兩日茶飯不進,瘦削。」《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只是王氏生來嬌怯,弱病嘗不離身的。」也作「懨懨」。
糟糠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飽。糟糠不形容生活極貧苦。《史記.卷六一.伯夷傳》:「然回也屢空,糟糠不,而卒蚤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