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4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無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沒有門徑、辦法。如:「他話中的玄機,我至今仍無由參透。」也作「無從」。
泥牛下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泥牛入海」。見「泥牛入海」條。01.元.無名氏〈梧葉兒.看破無生事〉曲:「看破無生事,參透悄然機,從些兔狐棲。大則瞞天地,小則入細微,除是自家知,使喚的泥牛下水。」
張忠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是他在40歲至50歲的黃金人生階段,任職於高市殯葬管理所與高市老人之家,讓他真正經驗人生的真諦,參透生死的無常,而發為詩文。
用管闚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原有的學問失去了。莊子與公孫龍並非同時代的人,表示莊子言論的深奧,連像公孫龍這樣博聞善辯之士都無法參透,只能獲得片面的理解,就如「用管窺天,用錐指地」般。後來「以管窺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見識片面而狹窄。
風中秉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中之燭易滅。比喻隨時可能死亡。元.無名氏《村樂堂》第一折:「我將世事都參透,幻身軀似風中秉燭,可憐見便似兀那水上浮漚。」也作「風中之燭」。
管中闚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原有的學問失去了。莊子與公孫龍並非同時代的人,表示莊子言論的深奧,連像公孫龍這樣博聞善辯之士都無法參透,只能獲得片面的理解,就如「用管窺天,用錐指地」般。後來「以管窺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見識片面而狹窄。
持管窺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己原有的學問失去了。莊子與公孫龍並非同時代的人,表示莊子言論的深奧,連像公孫龍這樣博聞善辯之士都無法參透,只能獲得片面的理解,就如「用管窺天,用錐指地」般。後來「以管窺天」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見識片面而狹窄。
一口道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語道破」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語道破」原作「一言明說破」。元代著名道士李道純,在送給焦提舉的〈滿庭芳.寂寞山居〉詞中提到:不論是隱居山中,或是處在吵雜的市集,想要通往玄妙的境界,即使資質再高的人,也得定心修煉才能參透。超脫生死並不是件難事,一句話就能明白說穿事理的真相。一句話就說穿:剛開始時先從調息靜心的禪定功夫修練起,然後再依次漸進,功成後就能位列仙班。「一語道破」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的原文「一言明說破」演變而出。用來指用一句話就把事理的真相說穿。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