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拋頭露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愛國,功在社稷。沒想到因與妲己嫌隙,妲己設計陷害黃飛虎夫人賈氏登上摘星樓,受到紂王言語調戲,賈氏不甘受辱跳樓自殺,小姑黃妃亦因為替嫂明辯,被紂王摔下摘星樓。黃飛虎對紂王的暴虐無道深惡痛絕,於是決定反叛。不料,到了潼關,被守將陳桐用火龍標打中,待救回時已無氣息。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捏指一算,知道黃飛虎有厄,就叫黃飛虎的兒子黃天化下山救父。黃天化用師父交付的仙藥救活父親後,與父親相認,告訴父親自己是在三歲時被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帶上山修行。一家相聚,卻不見母親賈氏。黃天化就問父親說,為何父親反朝歌,兄弟都在,卻獨不見母親?並說:「他是女流,倘被朝廷拿問,露面拋頭,武成王體面何在?」意思就是說,母...
摧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挫折受辱。如:「流蕩外鄉多年,心靈飽受摧殘。」
僇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罪受辱的人。[例]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寵辱不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寵或受辱皆不動心。指將得失置之度外。《新唐書.卷一○六.盧承慶傳》:「初,承慶典選,校百官考,有坐漕舟溺者,承慶以『失所載,考中下』。以示其人,無慍也。更曰:『非力所及,考中中。』亦不喜。承慶嘉之曰:『寵辱不驚,考中上。』」也作「寵辱無驚」。
一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塊兒。如:「她們整天在一起。」《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受辱是我們六人在一起的,你千萬不可自尋短見,留得身子在,總有個雪恨的日子!」也作「一起兒」。
剖腹藏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笑!」唐太宗聽了就說:「你們不用笑他的愚蠢行為,現今那些作官的人,不顧性命貪贓枉法,死了以後連子孫都受辱;作皇帝的追求享受,因而亡國,他們的行為,不就和那貪財的人一樣的愚蠢可笑嗎?」後來「剖腹藏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愛財傷身的輕重顛倒行為。在《資治通鑑.卷一九二.唐紀八.太宗貞觀元年》也見到類似的記載,可供參考。
雞口牛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得無饜的個性,最後韓國還是會被秦國給吞掉的。俗話說:「寧願小為雞口,受人尊重,也不願大如牛後,卑賤受辱。(原文:寧為雞口,無為牛後。)」賢明如大王,在這種情形下,卻打算向秦王拱手稱臣,如此豈不被人譏笑為自甘牛後嗎?」韓王聽了蘇秦的話後,終於打消了事勤求和的念頭,同時加入了「合縱抗秦」的行列。(註1) 例句「雞口牛後」的道理十分明顯,小花寧願回去做點小生意,也不願在這裡受氣。(註2) 參考書目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頁240。註2:中國成語大辭典,王劍引責任編輯,東華書局,頁1218...
大謬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寫了封信給他,告訴他賢臣應有的作為。司馬遷看了後也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一向對皇帝忠心耿耿,努力做好應盡的職責,卻發生這種「大謬不然」的事,情何以堪?決定學習屈原、左丘明、孫武等古人,發憤著書,以成一家之言。「謬」是錯誤的意思,「大謬不然」指事情十分荒謬,錯得離譜。後來「大謬不然」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指大錯特錯,與事實完全不符。
榮辱與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共同分享榮耀,承擔恥辱。如:「國民與國家是榮辱與共,不可能國家受辱而個人可以置身事外。」
主辱臣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王危難受辱時,臣當盡力效死。常為臣子對君王表示忠誠的話。《史記.卷四一.越王句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宋.張孝祥〈代諸父祭伯父文〉:「主辱臣死,臣敢愛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