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68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擲鼠忌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樣的刑罰。這種種舉措,都是因為大家尊重、敬愛皇上,怕若施加刑懲於這些親近皇上的重臣,會使皇上一併有受辱的感覺啊!賈誼所說的這段話,是把皇上比喻成珍貴的器物,而把四周的奸佞大臣比喻成有害的老鼠,完全圍繞著「欲投鼠而忌器」這個諺語來說理。後來「投鼠忌器」被用來比喻欲除害,但因有所顧忌而不敢下手。
(諺語)寧願在別人面前說不會,也不要為了面子裝懂,反而被人取笑。勸誡人不要逞強,以免受辱。如:「你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俗語說的好:『寧在人前全不會,莫在人前會不全。』不懂裝懂是會出醜的。」
語言障礙兒童的身心特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言障礙兒童的身心特質有關語言障礙兒童的身心特質說明如下:目錄1 一、情緒2 二、社會3 三、人格4 四、生理特徵5 五、智能6 六、教育成就7 關鍵字8 參考資料 一、情緒語言障礙的兒童可能因為發音不準確等原因,而受人譏笑,或有人學他們錯誤的聲音,使他們有受辱的感覺,所以常有情緒不穩,如容易生氣、憤怒、沮喪、焦慮的情形。 二、社會總體而言是社會適應困難,包括:1. 誤會:因為講話有問題,所以他人容易聽錯而造成誤會,進而影響社會適應。2. 敵意:因為常受人嘲笑,而對人懷有敵意。3. 人際關係差:例如可能因說話結結巴巴,他...
寵辱無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寵或受辱皆不動心。指將得失置之度外。《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子期寵辱無驚,伯牙愈加愛重。」也作「寵辱不驚」。
大繆不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寫了封信給他,告訴他賢臣應有的作為。司馬遷看了後也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一向對皇帝忠心耿耿,努力做好應盡的職責,卻發生這種「大謬不然」的事,情何以堪?決定學習屈原、左丘明、孫武等古人,發憤著書,以成一家之言。「謬」是錯誤的意思,「大謬不然」指事情十分荒謬,錯得離譜。後來「大謬不然」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指大錯特錯,與事實完全不符。
兵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軍隊的實力,包括人員和武器裝備。《後漢書.卷八七.西羌傳.論曰》:「朝議憚兵力之損,情存苟安。」《儒林外史》第一回:「若以兵力服人,浙人雖弱,恐亦義不受辱。」
居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囚禁罪人的處所。《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季布為朱家鉗奴,灌夫受辱居室。」
剖腹藏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笑!」唐太宗聽了就說:「你們不用笑他的愚蠢行為,現今那些作官的人,不顧性命貪贓枉法,死了以後連子孫都受辱;作皇帝的追求享受,因而亡國,他們的行為,不就和那貪財的人一樣的愚蠢可笑嗎?」後來「剖腹藏珠」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愛財傷身的輕重顛倒行為。在《資治通鑑.卷一九二.唐紀八.太宗貞觀元年》也見到類似的記載,可供參考。
奮不顧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老朋友益州刺史任少卿寫了封信給他,告訴他賢臣應有的作為。司馬遷看了後回信,陳述對李陵之事的觀點以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絕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楚莊王與群臣宴飲,日暮酒酣,殿燭熄滅,有人扯美人衣裳,美人絕斷其冠上纓索,請王點火查看。楚王反令群臣盡絕冠纓,而後點火,使扯衣者不致受辱。後二年,楚與晉戰,有一將奮勇殺敵,卒勝晉國,王問其人,即是夜絕纓之人。見漢.劉向《說苑.卷六.復恩》。後以絕纓比喻輕薄犯錯之人。《文選.曹植.求自試表》:「臣聞明主使臣不廢有罪,故奔北敗軍之將用,秦魯以成其功;絕纓盜馬之臣赦,楚趙以濟其難。」晉.張華〈輕薄篇〉:「絕纓尚不尤,安能復顧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