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60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說文解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裁的《說文解字注》、朱駿聲的《說文通訓定聲》、桂馥的《說文解字義證》、王筠 (清朝)|王筠的《說文句讀》尤備推崇,四人也獲尊稱為「說文四大家」。說文對於文字學貢獻,在於網羅當時許多的小篆、籀文、古文 (文字)|古文等古代文字,著眼於本形本義,保存當時的文字說解,不僅為第一部文字學钜著,事實上兩千多年來的文字學便是說文之學。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8%AF%B4%E6%96%87%E8%A7%A3%E5%AD%97
援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引證、舉例。漢.何休〈公羊傳解詁序〉:「援引他經,失其句讀。」漢.王充《論衡.程材》:「援引古義,割切將欲,直言一指,觸諱犯忌。」
宏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聲音大而且響亮。《福惠全書.卷二五.教養部.擇鄉約》:「句讀分明,聲音宏亮,則聞之于遠,聽者方能領略。」《文明小史》第三三回:「不覺精神陡長,說話的聲音也宏亮了。」
標點符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文句中,用來分別句讀和標明詞句性質、種類的符號。民國八年,教育部頒行新式標點符號,後因歷時已久,復受外來因素影響,致使用上頗生歧異。為求用法統一,及便於學習,遂於民國七十六年再頒布重訂標點符號手冊,內容大抵沿用新式標點符號的名稱,而略加更動。共收有句號(。)、逗號(,)、頓號(、)、分號(;)、冒號(:)、引號(「」、『』)、夾注號(--)、問號(?)、驚嘆號(!)、破折號(──)、刪節號(……)、書名號(﹏﹏)、專名號(ˍˍ)、音界號(.)等十四種。
軋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擬聲詞:(1)形容車行聲。宋.劉克莊〈運糧行〉:「縣符旁午催調發,大車小車聲軋軋。」(2)形容紡織機的聲音。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讀,咿唔之聲,與軋軋相間。」(3)形容船櫓聲。《儒林外史》第五一回:「那婦人不見鳳四老爹解衣,耳朵裡卻聽得軋軋的櫓聲。」(4)形容飛機的響聲。
懷古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伴唱。對於原破。蘇軾的詞,不論內容和形式,都不那麼拘於一格。有時放筆直書,便成為"曲子中縛不住"的"句讀不葺之詩";有些從內容看也頗為平凡。正如泥沙俱下的長江大河,不是一道清澈流水。但正因如此,才能顯出江河的宏大氣勢。人們可以如此這般地挑剔它,卻總是無法否定它。  蘇軾這首《念奴嬌》,無疑是宋詞中有數之作。立足點如此之高,寫歷史人物又如此精妙,不但詞壇罕見,在詩國也是不可多得的。  他一下筆就高視闊步,氣勢沈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細想萬千年來,歷史上出現過多少英雄人物,他們何嘗不煌赫一時,儼然是時代的...
咿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讀書聲。清.蔣士銓〈鳴機夜課圖記〉:「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讀,咿唔之聲,與軋軋相間。」也作「伊吾」、「吾伊」。
章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分析文字的章節與句讀。《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嘗受齊詩,意不能守章句,乃辭況,欲就邊郡田牧。」南朝宋.顏延之〈五君詠.向常侍〉:「探道好淵玄,觀書鄙章句。」
宣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大眾公開宣傳講演。《福惠全書.卷二五.教養部.擇鄉約》:「少年則宣講有力,讀書則字眼不錯,句讀分明。」
粲花之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優美絕妙的言論。五代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粲花之論》:「李白有天才俊逸之譽,每與人談論,皆成句讀,如春葩麗藻,粲於齒牙之下,時人號曰李白粲花之論。」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