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72.80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聲鶴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晉書.卷七九.謝安列傳》載,東晉時,野心勃勃的前秦苻堅想要征服中原。孝武帝太元八年,他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肥水,準備攻打東晉。東晉派大將謝玄、謝石帶八萬精兵抗敵。謝玄知道苻堅實力雄厚,若以正面迎敵,必定吃虧,於是決定採取奇襲的戰術。謝玄先要求苻堅的軍隊向後移,好讓晉兵登岸,兩軍決一勝負。苻堅自恃兵多,不疑有他,就答應軍隊後退。混亂之中苻堅中箭受傷,苻融戰亡,在陣後的秦兵以為秦軍戰敗,慌成一團,丟下武器連夜逃跑,沿途只要聽到風聲、鶴鳴,都以為是晉軍來了,結果苻堅的軍隊終於潰敗,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肥水之戰」。後來原文中的「風聲鶴唳」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極為驚慌疑懼。
摩頂放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沽名釣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一齣》:「風塵奔走,愁腸與誰剖?追想我昔日糾劾仇賊,豈是沽名干譽,也只要三策安邦國,一劍誅豪右。」 02.《清史稿.卷四七七.循吏列傳二.童華》:「世宗召見,責以沽名干譽,對曰:『臣竭力為國,近沽名;實心為民,近干譽。』」 參考詞語︰釣譽沽名注音︰ㄉ|ㄠˋ ㄩˋ ㄍㄨ ㄇ|ㄥˊ漢語拼音︰diào yù gū míng釋義︰即「沽名釣譽」。見「沽名釣譽」條。 01.明.無名氏《四賢記.第一九齣》:「常言道濟人之急,並不是釣譽沽名做聲勢。」 02.清.鄭觀應《盛世危言.卷三.吏治下》:「為國家謀長久……毋釣譽沽名,毋模棱兩可。」 參考詞語︰沽名邀譽注音︰ㄍㄨ ...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適合。如:「得心應手」。《易經.恆卦.彖曰》:「巽而動,剛柔皆應。」《老殘遊記》第七回:「其實,只要四五個應手的人,已經足用了。」
吝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用而不用。[例]他為人慷慨,只要是該花的錢,他絕對不吝嗇。
庖丁解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縫隙,刀子悠游於骨節間,經絡相連和筋骨盤結的地方碰都每碰一下,何況是大骨呢?」技術高明的廚師,每年只要換一把刀就可以,因為他們是用刀來切肉,反之,一般笨拙的廚師,每個月都需要換新刀,因為他們是用刀來砍肉,而現在我這把刀已經用了十九年,所殺的牛也有幾千頭,但刀刃還像剛磨過刀一樣鋒利。是因為牛的骨節有縫隙的,而刀刃卻是沒有厚度,以沒有厚度的刀遊走在有縫隙的骨節間,自然是可以得心應手。」文惠君聽完之後便說:「說的很對,你的一番話,使我領悟到了養生之道!」 4.例句看小刀圍上圍裙,拿起刀,手法之俐落,火侯之準確,有如庖丁解牛之...
不求甚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柳先生的個性沉默少言,不愛好榮華富貴;喜歡讀書,但只求義理上的了解,不過度鑽研字句的解釋,每次讀書只要讀到有心領神會的地方,便會高興得忘了吃飯。又說五柳先生喜歡喝酒,但因為家裡貧窮,沒辦法常買酒喝,於是鄰居或親朋好友常常買酒招待他,他也不矯揉造作,總是喝到酩酊大醉才回家。雖然家裡貧窮,他總能自得其樂,常常寫文章來表明自己的志向,不把人世間的名利得失放在心上。除了此篇文章外,陶潛著名的作品尚有〈歸園田居〉、〈桃花源記〉、〈歸去來辭〉等,每一篇文章都說明他熱愛田園生活和不願與當時統治者同流合汙的感情。後來陶潛描述自己讀書態度的「不求甚解」,被視為一句成語,用來指讀書著重理解義理,而不過度鑽研字句...
言簡意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簡意賅」原作「詞簡意備」,見於宋.張載《張子全書.卷六.義理》。張載,宋代著名的理學家,服膺《易》、《禮》、《中庸》、孔孟之學,世稱橫渠先生。《張子全書》是集結其所有著作的總稱。其〈義理〉一篇中說明:人只要清楚明白心中所要堅守的正道,就不會被典籍載記所迷惑,即使孔孟的言論有紛雜錯亂的地方,也可以很清楚的掌握其意旨,不必經過太多思索就能改動紛錯的言辭,並刪除冗雜的文字,使得文辭變得簡潔扼要而意思卻很完備。後來「言簡意賅」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詞簡意備」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言辭簡單而意思完備。
垂涎三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容非常嘴饞、想吃。[例]只要一想到媽媽煮的無錫排骨,就足以讓我垂涎三尺。
殊途同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異曲同工,百慮一致反義:分道揚鑣,本同末異,背道而馳,南轅北轍辨似: 「殊途同歸」及「異曲同工」都有方法或途徑不同,但最後結果卻相同的意思。 「殊途同歸」側重於所達到的目的相同;「異曲同工」側重於所得到的效果相同。 殊途同歸 異曲同工 辨似例句 ○ ㄨ 只要目的地相同,無論搭乘陸運、空運或航運,最後都可~,到達同一地方。 ㄨ ○ 這兩棟建築的外觀設計,有~之處。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