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0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速之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邀請就自己來的客人。《易經.需卦》:「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唐.孔穎達.正義:「速,召也。不須召喚之客有三人。」《聊齋志異.卷一.青鳳》:「生突入,笑呼曰:『有不速之客一人來。』群驚奔匿。」也作「不肅之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呼喚、召喚相關人員前來。如:「叫車」、「老師叫你。」、「叫他明天來!」
呼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呼喊、呼叫、招呼、召喚
號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號令、呼吁、召喚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為翰林供奉,以“布衣侍丹墀”,而沒有正式的官職。他以經世王佐之才自命,玄宗則以文學侍從看待,常常被召喚去做一些所謂“應制”之作。對這樣的遭遇,看來他並不滿意,再加縱酒狂放,目中無人,就難免開罪於一些小人,如高力士等,終於蒙讒出京。春風得意,不啻曇花一現。可惜長安是國家的政治中心,他在這裡開了眼界,增長了見聞,對當時日趨朽沒落的朝政有了感性認識,他搜羅了大量的詩歌素材,豐富和充實了作品的內容。下面所選《古風第二十四首》─《大車揚飛塵》明目張膽地譏刺時政;《天馬歌》是以馬自喻,悲歎未遇知人的明主。而《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表...
招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理睬、呼喚、召喚、招喚、款待、招待
一呼百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人召喚,百人響應。形容響應附和的人眾多。《文明小史》第九回:「其時百姓為貪官所逼,怨氣沖天,早已大眾齊心,一呼百應。」
感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感化召喚。[例]受到政府真誠的感召,他終於決心回國貢獻己力。
孫梓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顧之時,總是有不同的觀點,不忍心將它一筆勾銷,一言難盡,一蹋糊塗,凡此種種,都像是小小斷代回顧中的召喚,喚他們到耳邊,給自己可聆聽的線索與資訊,任由這些那些閃逝、發光。孫梓評真正想拉扯的是時間的線,讓他可以暫時安全地隱匿在緩慢之後,不那麼急著表白與告訴,可以更自在地思考或被思考。從此而後,仍願意攜帶一只準備聆聽的耳朵,將苦與樂、無盡的劫,在自己體內交換、循環,讓字仍能被寫,歌能被唱,還會再有一次開心的什麼,遙遠地發聲。哪怕這一切,只是一次除以一的過程。 著作  短篇小說集《星星遊樂場》;長篇小說《男身》、《傷心童話》;...
應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接受召喚。《初刻拍案驚奇》卷七:「急傳旨,宣召葉尊師,法善應召而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