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1.264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殺身成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正義而犧牲生命。語本《論語.衛靈公》。[例]史可法寧可殺身成仁,也絕不降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置於列舉的名詞後:(1) 表煞尾。[例]岳飛、文天祥、史可法等三人。 (2) 表列舉不盡。[例]洗衣、燒飯、拖地等家務事。
聲淚俱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史.卷二七四.史可法列傳》:「可法每繕疏,循環諷誦,聲淚俱下,聞者無不感泣。」
朝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精神抖擻,奮發進取的氣概。明.史可法〈請出師討賊疏〉:「大變之初,黔黎灑泣,紳士悲哀,痛憤相乘,猶有朝氣;今兵驕餉詘,文恬武嬉,頓成暮氣矣。」
地坼天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面崩裂,天也坍塌下來。比喻重大的變故。《後漢書.卷四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翟酺》:「自去年已來,災譴頻數,地坼天崩,高岸為谷。」明.史可法〈復多爾袞書〉:「法待罪南樞,救援無及;師次淮上,凶問遂來。地坼天崩,山枯海泣。」
沈光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沈光文(1612~1688?),字文開,號斯菴(庵),浙江覲縣(今寧波)人,明朝遺臣。目錄1 生平1.1 南明遺臣1.2 流寓臺灣1.3 晚年2 詩作選錄3 參考書目 生平 南明遺臣沈光文是明朝宰相後裔,明朝滅亡時曾與史可法一同抗清,後來追隨魯王退守浙江,魯王兵敗後隱居普陀山。當鄭成功盤踞廈門、金門時,沈光文本想從廈門搭船到泉州,與家人一同過著以船為家的生活,沒想到卻被風吹到臺灣宜蘭,從此過著悶悶不樂的思鄉生活。(註1) 流寓臺灣漂流到臺灣後,沈光文南下寄居臺南。1661年鄭成功來到臺灣,發現沈光文竟然也在此,高興之餘對...
衷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的情意。《三國演義》第六一回:「次日,復與劉璋宴於城中,彼此細敘衷曲,情好甚密。」清.多爾衮〈致史可法書〉:「曾記其手泐平安,拳致衷曲。」也作「衷腸」。
獄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看管牢獄的差役。[例]史可法曾有一段買通獄卒探望恩師的軼事。 △牢子、獄人、獄子
軫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悲切思念。南朝梁.沈約〈郊居賦〉:「思幽人而軫念,望東皋而長想。」明.史可法〈復多爾袞書〉:「往者,先帝軫念潢池,不忍盡戮;勦撫互用,貽誤至今。」
經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經營謀劃。《漢書.卷一○○.敘傳下》:「自昔黃、唐,經略萬國。」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五齣:「下官史可法,日日經略中原,究竟一籌莫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