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楊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轉變、文學觀楊牧(1940年9月6日-),本名王靖獻,台灣花蓮縣人,台灣著名詩人及散文作家。早期的楊牧,受浪漫主義詩人的影響,經過留美生活的洗禮,開始對社會、進行關注。楊牧三十二歲以前的筆名為葉珊,三十二歲之後,改名為楊牧,可以看作是純粹的浪漫情懷與兼含人文關懷的分水嶺。中學時代起以葉珊為筆名,在現代詩、藍星、創世紀等詩刊發表作品。最初進入東海大學就讀歷史系,後來因興趣不合,轉讀外文系。此時的楊牧,閱讀了大量英國浪漫主義詩人的作品,如華滋華斯、拜倫、雪萊、濟慈等等。1964年自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隨後,赴美進入愛...
女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太行山的別名。《事物異名錄.坤輿部.山.王母山女媧山》:「十道山川考,太行山為天下之脊,一名王母、一名女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用來挖掘土地的農具。三國魏.曹植〈藉田賦〉:「名王親枉千乘之體于隴畝之中,執鉏钁于畦町之側。」
苦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資料來源4 責任編輯 生平苦苓(男,1955年10月8日—),本名王裕仁,台灣作家,曾任電視、廣播節目主持人。祖籍熱河省林東縣,滿清旗人之後,生長於台灣台中縣。據悉「苓」字是取自於過往中一個令他難忘的女子之名。台大中文系畢業後,曾任明道中學教師9年。2001年與蘇玉珍離婚,逐漸淡出螢光幕。現在擔任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員。 著作短篇《每一句不滿都是愛》75年前衛出版社《外省故鄉》77年希代書版公司《誰能查禁我的愛》78年林白出版社《大大將軍》80年自立晚報社《永遠的四人幫》82年晨星出版社《男人背叛》8...
桂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皇宮。唐.張籍〈少年行〉:「遙聞虜到平陵下,不待詔書行上馬,斬得名王獻桂宮,封侯起第一日中。」
路寒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路寒袖2 生平3 著作4 獲獎 路寒袖 生平 路寒袖,本名王志誠,1958年生,台中大甲人,小時在田野之中渡過快樂的童年。高中考進台灣台中縣大甲台中一中、大學於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從事報紙、書籍、雜誌編輯二十餘年,現任高雄市文化局長。高中時開始文學創作,1982年創辦「漢廣詩社」出刊《漢廣詩刊》。擔任過出版社編審、傳播公司主編兼企劃及復興商工專任教師、《台灣文摘》總編輯、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編輯、現任「文化總會」副秘書長,臺灣日報副總編輯兼文藝中心主任等。曾獲賴和文學獎、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最佳作詞獎...
綠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綠蒂2 生平3 著作4 評論 綠蒂 生平 綠蒂,本名王吉隆,一九四二年生,臺灣雲林北港鎮人,私立淡江大學畢業,曾任「野風」月刊、「野火」詩刊及長歌出版社主編,為「秋水」詩刊發行人,中國青年詩人聯誼會總幹事,任中華民國新詩學會理事長、世界藝術文化學院副秘書長。 綠蒂多次代表我國出席多屆世界詩人大會,足跡遍及亞、美、歐、非、澳各洲。一九九四年擔任在台北舉行的第十五屆世界詩人大會之會長,有四十多個國家四百多位詩人參與出席。 著作 《藍星》:自印。《綠色的塑像》台北:野風。《中國新詩選》台北:野風。《風與城》,台...
南方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平南方朔(男,1946年-),原名王杏慶,台灣作家、詩人、評論家、新聞工作者。創作大量的文學評論(包含詩論、書評),還有不少政論。有時於《中國時報》發表文章,另每週三於《國語日報》專欄〈光之所在〉撰寫英美詩歌選集及評論,並藉此提供讀者倫理指引。有些人認為他是思想偏左的文化評論家,長期關注政治、文化、社會議題,有「最用功的民間學者」之稱。 著作《文化啟示錄》《語言是我們的居所》《有光的所在》《自由主義的反思批判》
棄宗弄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617~650)唐時吐蕃(西藏)名王。慷慨有雄才,對該族宗教、文化貢獻很大。先娶尼泊爾公主,後娶唐文成公主,佛像、經像、僧侶隨兩公主而至,佛教從此盛行於西藏;並遣諸豪子弟入中國求學,現行藏文亦於此時模仿梵語而成。也譯作「松贊干布」。
一目即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漢唐諸子〉一章記載的是朱子對於數位重要思想家及哲學典籍的看法。其中提及了隋代大儒文中子,他本名王通,字仲淹,受業者甚多。與朱子同時的學者對文中子貶多於褒,朱子卻說:「他雖有不好處,也須有好處。」好處在於「其志不卑」,壞處在於「二帝、三王卻不去學,卻要學兩漢」,但若欲談細微處,朱子則以為,若能透徹了解文中子的學說理論,那要評斷他將猶如從高處往下看,一眼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後來「一目了然」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