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5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我。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今早智氏對咱說,……韓魏有反意。」《鏡花緣》第五四回:「紅女道:『咱姓顏,不知誰是小山姐姐?』」
談天說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談。形容人知識豐富,能廣泛談論各種事情。元.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折:「此時人物也是個英雄,豪氣長虹,往常時談天說地語如鐘,我只為咱主公,做啞妝聾。」也作「談天論地」、「譚天說地」、「說地談天」。
撲簌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形容風聲,或不停的顫抖、滾動的聲音。元.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二折:「起幾個骨碌碌的轟雷,更一陣撲簌簌的怪風。」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滴溜溜擁身飛過,赤力力鎮動花梢,撲簌簌驚起棲鴉,悄蹙蹙的潛蹤躡足。」也作「撲魯魯」、「撲碌碌」、「撲速速」、「普碌碌」、「普速速」。
將計就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利用對方的計策,順水推舟,反施其計。※#語或出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 △「將機就機」
形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外貌、模樣。《荀子.非相》:「今之世,梁有唐舉,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凶妖祥。」《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豫讓傳》:「豫讓又漆身為厲,吞炭為啞,使形狀不可知,行乞於市。」
決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拿定主意。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一折:「我心決意吞併趙氏,再有苦諫的,定行斬首。」《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七:「在轎裡一步一恨,這番決意要斷送兒子了。」也作「決心」。
嗓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喉嚨。如:「話說多了,覺得嗓子有點乾。」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三折:「一隻手將嗓子搯,一隻手將腳腕來拿。」《通俗常言疏證.頭面.嗓子》引清孫點《歷下志遊》:「咽喉為嗓子,東三府謂之吞子。」
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應天道便可昌榮,違背天意將遭滅亡。元.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折:「豈不聞『順天者昌,逆天者亡』,趙氏既昌,合當順人應天,不宜苦苦直要報仇。」《三國演義》第九三回:「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欲比於管、樂,何乃強欲逆天理、背人情而行事耶?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也作「順天者存,逆天者亡」。
實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真誠,不虛偽的心意。元.楊梓《豫讓吞炭》第二折:「說著呵無憑驗,做著呵有實誠,非是自矜。」元.蘭楚芳〈粉蝶兒.驕馬金鞭套.耍孩兒〉曲:「從今後燒好香禱告青天,則願的有實誠口吐芝蘭氣。」也作「實成」。
嘗膽臥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刻苦自勵。參見「臥薪嘗膽」條。宋.灌園耐得翁《都城紀勝.敘錄》:「正當嘗膽臥薪日,卻作觀山玩水時。」明.朱鼎《玉鏡臺記》第一二齣:「我自願漆身吞炭,嘗膽臥薪,同心協力期雪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