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打落牙齒和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受了委屈,忍氣聲。如:「為了達成目標,我們都應該打落牙齒和血。」也作「打了牙肚裡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侵略兼併。《新唐書.卷二二五.逆臣傳下.秦宗權傳》:「巢死,宗權張甚,嘯通逋殘,有噬四海意。」
2.醫學上指包圍、破壞細菌或其他異物的現象。如:「噬細胞具有噬細菌的作用。」
網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網,魚網,比喻法網。舟,指能舟的大魚,比喻大奸大惡的人。網漏舟語本《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序》:「網漏於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致於姦,黎民艾安。」比喻法令寬疏,大奸大惡的人仍被饒恕。《晉書.卷八三.顧和傳》:「明公作輔,寧使網漏舟,何緣採聽風聞,以察察為政?」《宋書.卷七四.沈攸之傳》:「泰始開辟,網漏舟。」
虎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吃東西又急又猛,大口食的樣子。《歧路燈》第四六回:「紹聞只得陪差人吃飯,只呷了幾口湯兒,看那差人狼虎咽的吃。」也作「狼虎嚥」。
舟之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舟的大魚。語出《莊子.庚桑楚》:「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後比喻犯大罪的人。《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傳.序》:「漢興,破觚而為圜,斲雕而為朴,網漏於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呼氣與吸氣。即道家所說的吐納。《抱朴子.內篇.極言》:「杜疾閑邪,有吐之術。」
2.進和吐出。比喻出納、隱現、聚散等變化。唐.盧仝〈月蝕〉詩:「奈何萬里光,受此吐厄。」
3.言語不直截或含混不清。《聊齋志異.卷四.青梅》:「生方讀,驚問所來;詞涉吐。」
4.傾訴;談吐。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難吐,沒氣路,短嘆長吁。愁腸似火,雨淚如珠。」
山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勢能沒高山大河,形容氣魄很大。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二折:「背楚投漢,氣山河,知音未遇,彈琴空歌。」也作「氣河山」。
齧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朝蘇武被匈奴單于囚禁於大窖中,不供應飲食,蘇武乃嚼雪混同氈毛而食。見《漢書.卷五四.蘇建傳》。後用以比喻困境中艱難的生活。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一齣:「齧雪氈,蘇卿猶健;餐松食柏,到做得神仙侶。這糠呵!縱然喫些何慮?」也作「齧雪餐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說話或動作很慢的樣子。如:「有什麼事快點說,別慢的,真令人著急。」也作「漫騰騰」、「慢騰騰」。
嚥反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嚥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代表性的、且複雜的反射性動作。當食物進入口中時,會引起一連串有關肌肉的反射性和順序性收縮,使得食物由口腔進入胃內。
  嚥反射的發生過程,大致可分成下列三個步驟:
  1.舌部翻捲之後,把食物推入咽部。
  2.食物刺激咽部的大量感受器,引起一連串肌肉的反射性收縮;大約需要○‧一秒的時間,就將食物由咽部擠入食道。
  3.食道的肌肉產生順序性的收縮,使得食物沿著食道下行至胃部,進而完成整個嚥的過程。
  嚥反射的感覺神經包括來自軟腭、咽後壁、會咽等處的腦神經傳入纖維。嚥反射的運動神經則存在於第五、九、十二對腦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